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抗战时期非文学期刊与作家佚作发掘脞论——以《国讯》为中心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现代中文学刊》2015年第 凌孟华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抗战时期文学与社会互动频繁,文学以多种形式介入社会生活,众多非文学期刊都设置有文学栏目,时常刊发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成了不为人知的佚作。本文以抗战时期《国讯》旬刊为中心,讨论抗战时期非文学期刊中的作家佚作发掘问题,指出这份贯穿八年抗战全程的期刊中不乏名家佚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但学界的研究很不充分;进而对茅盾小说佚作《十月狂想曲》、郭沫若佚文《写作经验谈》与冰心佚文《写作漫谈》的出处和内容特点进行分析,并集中讨论其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指出其问题。抗战时期非文学期刊为数众多,作家佚作发掘任重道远。
    关 键 词:非文学期刊/《国讯》/佚作/茅盾/郭沫若/冰心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作家佚作与版本研究”(14BZW1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佚文辑校与版本考释”(13YJC751029)和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两江学者’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凌孟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家散佚作品的长期湮没,在一定程度上简化、遮蔽甚至扭曲了作家创作与文学历史的本来面貌。佚作也是反映作家情感、蕴含其“生命的体温”(钱理群语)的珍贵历史碎片,是作家创作全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生学术新发现的有效触媒。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作家佚作的发掘和抢救,否则珍贵的文学史料就面临彻底消亡的命运,延续的历史链条就存在永远断裂的危险。发掘还原现代作家佚作,认识其丰富性与复杂性,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作家研究、孕育和发动学术创新的需要。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以往的作家作品收集整理和研究更多地关注的是文学期刊,期刊编目的对象也主要是文学期刊,普通读者和研究者读到的也主要是初刊于文学期刊的作品。即使作家的全集(文集)收录了部分非文学期刊上的作品,但编撰过程中的主要着力点无疑还是文学期刊。也就是说,大量非文学期刊上的文学作品其实学界一直缺乏关注。更为重要的是,抗战时期是现代中国的特殊阶段,抗战文学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殊形态。抗战时期,文学与社会的互动非常频繁,文学在自身大众化的过程中以多种形式介入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众多的非文学期刊往往都设置有文学的栏目,点缀刊发着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读者忽略了这些作品,甚至作者也遗忘了这些作品。它们成了散佚在作家全集(文集)之外的佚作,只能静静地躺在图书馆的书库中等待重见天日的机会。据笔者所知,抗战时期非文学期刊上的作家佚作不在少数,今以《国讯》旬刊为中心进行尝试性脞论。
    一 《国讯》旬刊基本情况
    《国讯》旬刊是教育家、民主人士黄炎培创办的时政刊物,也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其前身是不定期刊物《救国通讯》,1931年12月23日上海出版第1号(创刊号),1934年1月10出版第61号起改名《国讯》(出版期署“每月最少两期”),1934年6月16日出版第71号起改为半月刊,成为定期刊物,1935年1月11日出版第84期起改为旬刊,1937年11月1日出版第176期,随后因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出版第177期、178期两期单张临时版后停刊。此后,1938年8月13日,《国讯》旬刊在重庆复刊出版第179期,1944年5月1日出版第367期起改半月刊,1945年10月10日第400期复刊沪版(由重庆航寄上海,推迟5日发行),1946年第407-408期合刊“春节特大号”社址仍署重庆,而发行所已改署“国讯书店上海华龙路八十号”,第409-410期合刊出版后再度停刊。1947年5月4日上海复刊出版第411期起改为周刊,1948年4月出至第457期被迫停刊。
    作为一份坚持了17年的有相当品位和重要影响的民国期刊,一份贯穿八年抗战全程的抗战期刊,《国讯》无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对《国讯》的梳理和研究还很不充分。笔者目力所及,除《国讯》编辑者如张雪澄见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社史资料选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1月版)的《坚持抗战、坚持民主的〈国讯〉》,见于重庆出版志编纂委员会的《重庆出版纪实》(重庆出版社1988年12版)的《〈国讯旬刊〉创建始末》等回忆文字外,专题性研究论文仅见李贞刚《张雪澄与〈国讯〉》(《炎黄纵横》2011年第3期)、周乾康的《茅盾与〈国讯〉》(《茅盾研究》2014年8月第13辑)等寥寥数种,而且其中一些基本信息尚需辨析。比如张雪澄先生的回忆与我翻阅原刊版权页的情况就不吻合,张先生说“到了七十二期(一九三四年七月一日出版)才正式改为半月刊”①,而事实上1934年6月16日出版的第71号封面已标注是半月刊,71号至75号的封面都还标注有张先生是“编辑兼发行人”;张先生回忆“从八十一期(一九三四年七月一日出版)起改为旬刊”②,这里的“一九三四年七月一日出版”明显有误,怎么可能在十多期以后时间还是一样的呢?张先生本人犯这种错误可能性不大,也许和排印疏忽有关。但即使改正为“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六日出版”也有问题,因为之后的第82号封面标注的出版时间是“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一日出版”,可见仍是半月刊,并未改为旬刊。要到第84号,封面才标注“旬刊第一期”“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一日出版”。如果原刊封面页上的出版情况可靠,那么本文的梳理就是迟到的纠正。如果封面页本身就有偏差或存在其他特殊原因,就另当别论了。这种情况就更加复杂了,比如有数百期《国讯》封面均标注“民国二十年十二月三日创刊”,而编辑者的回忆与创刊号的出版时间都是“十二月二十三日”,到底是创刊日期是三日,还是二十三日?为什么会自相矛盾?其间是非与因由,非当事人恐难推断。而关于国讯“1944年5月1日出版第367期起改半月刊”的情况,更是少有人关注。笔者在第一遍梳理的时候也忽略了这次刊期的变化,直至修改定稿时才注意到。也就是说,抗战时期的《国讯》其实并不都是旬刊,于是赶紧删去此前拙文副标题中的“旬刊”二字,并连呼侥幸,差点在标题中就犯了史实错误。
    国讯虽是时政刊物,是典型的非文学期刊,但也刊发了不少文学作品。其中值得注意的作者至少包括茅盾、郭沫若、冰心、老舍、臧克家、胡适、叶圣陶、徐中玉、白薇、徐迟、陈企霞、何其芳等人。作家刊发在民国非文学期刊上的作品大致有三种命运,一是已经收入全集,但有些可能在出处与版本校勘上存在问题,二是没有收入全集,但作品系年等研究资料曾经提及的广义的佚作,三是既没有收入全集,也没有被研究资料提及的狭义的佚作。抗战时期《国讯》旬刊上的作品当然也不例外。其中不乏第二种情况,甚至还频繁出现第三种情况,这是出人意料的,令人兴奋的。我们可以就所列前三位作家的佚作出处与内容特点进行分别介绍,然后集中讨论几篇佚作的价值与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