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聂梦:溃败者的主体性疑难——以《茧》为例(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聂梦 参加讨论

    
    事实上,关于主体性的困境和难局,不仅仅是主人公的,是小说文本的,同时也是张悦然本人的。
    对于自身的写作,张悦然一直有着充分的自省,一种自信和自我质疑相结合的、理智清醒的认知与判断。她的坦诚、弱点和困惑,与她骄傲、自恃的一面结合在一起,显得格外生动有趣。
    张悦然清楚地意识到,她存在着一种写作上的“想象域”亟需去挣脱,不管它的建造者是自己,还是外在于写作的其他语境。这一“想象域”,既包括她既成的青春文学偶像角色,商业化快节奏的写作步调,又包括仅由热情和表现欲支撑的抒情化表达和自我沉溺、自我呵护,既包括市场对于年轻作者的过度消费,又包括同代人“形容词式写作”的强大惯性,以及近年来持续分化转型所带来的“行走在密林之中”的迷茫与焦灼。
    可以说,从《誓鸟》到《茧》长达10年的相对沉寂期,对张悦然而言,是一段被“想象域”焦虑所占据的时期,一段自觉自为的自我调控期,它记录了作者由青春写作向职业写作转变漫长、艰辛的过程,也为接下来的创作奠定了更加沉稳、厚实的基调。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在《茧》的人物和写作者相遇之前,双方便早已具备了达成“逃逸”共识的可能:前者要从自怜自恋、自怨自艾的一众同伴中逃逸出来,后者要从虚构大于经验的美学特质中逃逸出来。
    在《茧》的某一稿中曾经出现过一只狐狸,一个类似于先知的神秘形象,但后来当小说真正来到阅读者面前时,负责开场的就只剩下一个曾经坐在房檐上荡着脚的小姑娘了。狐狸为何消失?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再明确不过的表征:狐狸用它逐渐消散的神秘微笑向世人宣告,所谓的带有张悦然式标签的“想象域”已经被取消了,从此以后,关于这位年轻小说家的写作主体性需要重新被界定。与此同时,隐藏在狐狸身后的一条从舒适区通向外界的通道也随之显现出来,它不断撩拨着作者的好奇心与斗志,怂恿她走出去瞧瞧;伤疤的源头究竟可以追溯到多远,在历史与现实幽暗潮湿的泥土之下,它的爆裂究竟能够获得多大的威力;以及那先在的命运的预设,如何真正拥有肉身的疼痛,还有没有被改写的可能。
    这并不是一条容易的路。张悦然不止一次提起“换笔”的艰难,在我看来,她所谓的“换笔”,指的不仅仅是用词、语调、视角和审美风貌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囊括了巨大命题的写作当中,处理个人叙事与“集体捆绑”的关系,以及“我”与“我们”的关系。
    一直以来,张悦然认为写作应当重新回到个人身上,充分尊重个人化的表达,而不是被集体的价值取向以及预先的设想所限制。顺着这样的思路看去,张悦然的“去集体化宣言”虽然可以和她早期超现实的抒情写作无缝对接,但面对《茧》即将揭开的庞大世界,似乎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整和阐释。钉子的出现令张悦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打开自身限度,重新建立新的坐标系,另一方面又要保持独立,避免完全的社会化,避免《茧》变成一种矫正和规训的结果,避免自己成为一个追求与大的时代文本相契合的机会主义写作者。这种两难伴随了《茧》创作的全过程,直到今天仍在继续。这也是为什么当媒体就历史写作而对《茧》大加褒赞时,张悦然更愿意谈的是身处其中的我们如何看、如何做以及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探究自我。从某种程度上说,张悦然以童年和成长来结构历史,既称得上是“不得不如此”的选择,同时又是现有条件下的最优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两难之间开辟出一条“中间的道路”,才能将历史“软化”,并沿着自己的写作路线生长出新的枝芽。因此,在《茧》中,我们隐约可以辨认出一条自我辨认、自我探究的线。正如作者所言,对父辈历史的研究,实质上是探寻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的一种方式。
    但张悦然想要的不仅仅是规避风险。她更希望能够在“中间的道路”上将自我扩张为“我们”,重建一代人的主体性。“我时常会想,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整个世界都在被摇撼,我们能够主导自己吗?我们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带来改变吗?我们需要一场彻底而毫无顾忌的表达,然而我们还能等来吗?”《茧》的通篇对话甚至可以看作是张悦然的一种独白,一种关于主体性确认的滔滔不绝——两个孩童,经由叙述而获得成长,并在这一过程中尝试了具有纵深感的个体跋涉、自省、自觉和试图完善。当然,目前看来,这种意愿和努力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局限,对于张悦然来说,从“我”到“我们”、从“我的世界”到“我们的时代”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总而言之,《茧》浮出地表的纵向语境,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张悦然关于主体性思考和实践的演进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茧》不是作者平地而起的创造,而是基于对过去的努力把握,是对人物和自身写作困境和难局的又一次推进;《茧》不是所谓的阶段性成果,它就是过程本身,是作者主体性建构的过程中,各种疑难、反思和尝试角力的广场。因此,相比较张悦然以前作品的光滑、游刃有余,《茧》呈现出的是一种滞涩的面貌。它相当于一次审慎诚恳的自白,在滔滔不绝的背后,隐藏的是沉重和待定、喑哑和缄默,主动隐去的光泽以及跋涉的意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