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吴亮在当年先锋文学尚未声名鹊起的时候,他就开始执迷于对那些先锋作家进行“批评”了,最为著名的就是“马原‘叙事的圈套’”。随着先锋文学的潮起潮落,吴亮也淡出文坛许久。数年前,吴亮又以极其醒目的方式,重现其批评的身影。或许批评已经不足以给吴亮带来挑战与乐趣,他转身开始创作,《朝霞》就此诞生。据说,吴亮创作《朝霞》的过程,也是充满了挑战与焦虑的。 吴亮的创作与其批评一样,均是充满了“力量”,火力十足。 从小说的名字,我们就可猜到吴亮瞄准的是哪个时段的历史。“文革”末期上海有一本著名的文学杂志就叫《朝霞》。伟大领袖也曾寄语广大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我不知道,吴亮在给自己的小说取名字时是否有过这些考量。没有也不要紧,就当是我们读者依据自己的阅读传统或阅读积累的“前理解”的自然反应。吴亮也曾说过:“我们每个人的阅读史,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在传统,独一无二的传统,不可替代的传统,写作就是把自己的传统想办法传递出来,让它成为一个物质存在。”我想写作如此,阅读也该如此。 小说《朝霞》讲述的是阿诺和他的小伙伴们的“文革”经历和个体“成长”,亦或是吴亮的“文革”经历与个体“成长”。《朝霞》在叙事形式上是极不合“常规”的——故事的推进、知识学的论辩、思维的跳跃,诸多叙述方式被吴亮糅合在了一起。这种不合常规,给阅读会带来诸多的不适感,乃至于厌烦。吴亮自己也说:“我的写作可能是写给作家看的,应该是写给评论家看的,因为它有一定的阅读难度”。这样的解释是否能消除我们对阅读《朝霞》不适感的疑虑,在此暂且不论。但我以为,《朝霞》的价值也就隐匿在这不合常规之中。《朝霞》触及的历史,已有诸多的文学叙述了,在此方面吴亮也讲不出新的花样来。但在小说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常可看到那些历史、宗教、哲学、文学等知识和思想的论辩,就是吴亮所独有了。这些驳杂而丰富的知识,绝非是空洞的能指,而是充满了历史的内涵与逻辑。我们看到这些知识和思想的论辩,都指向了“文革”10年的历史,进一步而言,是对于“革命”的整体性思辨。在这有些枯燥的思辨中,我们更会感到吴亮的激情与力量,他集中火力拷问革命的异化与历史的荒诞,锱铢必较、穷追猛打。尽显其当年的本色,正如黄子平所言的那样:“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的那个吴亮’”。 吴亮在《朝霞》中展现的火力,想必也与他的“现实感”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思想文化界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各方也曾有过激烈的论争。到了新世纪,吴亮接连“亮剑”,批评、论争的火力猛烈而精准。历史的记忆扎根于心,面对现实总会浮现出斑驳的旧影;现实的“风景”就是生命的直感,面对历史总会有“切肤之痛”。历史记忆与现实感相互交织,难分彼此。现实搅动历史,历史刺痛现实。叙述的力量,就在两者的焦点上。《朝霞》就是对着焦点的叙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