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王士禛《秋柳》诗四首的主旨,后人的解释不外于“主吊明”和“主寄怀美人”二说,究无确据。王士禛少年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家庭屡更丧乱,八岁遭“壬午之难”,十岁历“甲申之变”,亲眼目睹多位亲人殉国罹难,血腥惨烈的场面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创伤性记忆,构成了他睹物兴情的心理基调,致使他在《秋柳》诗中浸润了浓厚的丧亡、世变感。顺治十四年八月的大明湖秋柳社,是父祖辈都经历了晚明政治倾轧,自身也遭际农民起义军逼杀崇祯帝、清军入关肆掠的惨痛世乱的一群年轻人的雅集。他们赋《秋柳》诗,有着难以显言的伤心处。王士禛兄弟在清初的真正志向是猎取功名,晋身仕途,以期重振门楣,因此,说《秋柳》诗立意在“吊明亡”或“寄刺南渡之亡”,都不符合王士禛的真实心态。 关 键 词:王士禛/《秋柳》诗/少年记忆/世变感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与近现代诗学的变与通”(项目编号:12BZW07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兴陆(1971- ),男,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 200433 一、《秋柳》吟成费注笺 顺治十四年(1657),王士禛二十四岁,八月集诸名士于济南大明湖畔,作《秋柳》诗四首,远近传唱,和者数百人,后人也多追和之作,成为清代诗歌史上一桩盛事。然而,王士禛的诗虚灵婉约,不免浮泛空滑,时人讥其“诗中无人”,早年的《秋柳》四首已逗露这一特征,沈德潜就曾批评这四诗“不切秋,并不切柳”①,有脱空的毛病。甚至有人说原唱不如和作。如盛百二谓《秋柳》之众多和作,当以顾炎武、曹溶二公为最,即原唱亦不及也。顾炎武诗末“先皇玉座灵和殿,泪洒西风夕日斜”二句,曹溶诗起句“陵原上百花残”,意旨显然,“皆是诗中有人”②。谭宗浚比较王士禛和顾炎武二人的《秋柳》诗曰:“尚书文藻剧蝉联,《秋柳》吟成费注笺。果否胜朝桑海感?悲凉翻逊顾圭年。”自注:“顾亭林亦有《秋柳》诗,似指前代宗藩之沦落者。词意凄婉,似在阮翁之上。”③晚清时的吴仰贤也认为曹溶、朱彝尊、徐夜等人的和作“风格老苍,远胜原唱”④。朱彝尊《同曹侍郎遥和王司理士禛秋柳之作》五六句“亡国尚怜吴苑在,行人只向灞陵看”,徐夜《和阮亭秋柳四首》其二“美人迟暮何嗟及,异代萧条有怨思。日夕相看犹古道,汉家宫树半无枝”也直接点明叹息亡国、异代的主旨,意思更为显豁。从这些唱和诗来看,当时人从王士禛的原唱中领略到了世变兴亡之感,并作了呼应和引申。 然而,到底王士禛的《秋柳》诗主旨是什么?是否有“本事”?这似乎是一个难以索解的谜面,后人纷纷探究,而莫衷一是,然大体上是在“政治”与“美人”之间徘徊。最早是乾隆九年(1744)屈复的《王渔洋秋柳诗四首解》刊刻行世,屈复解释这四章“皆寄刺南渡之亡也”⑤。屈复虽然年辈较晚,生于康熙七年(1668),但不做清朝的官,有强烈的民族思想。他看透了南明小朝廷的内讧和腐败,所以对王士禛的《秋柳》诗作如此解读。屈复《和王阮亭秋柳韵四首》其一曰:“一枝难系王孙住,重荫东南未可论。”更是直接点明了主旨。当然这只是屈复的理解,不一定符合王士禛原诗的本旨。屈复的解释后人褒贬不一,姜恭寿赞其解“甚为平允”,姚莹批其“大旨已非”。在乾隆年间,屈复的解读差点儿给王士禛诗歌带来灾难。据陈康祺《郎潜纪闻》等记载,乾隆五十二年(1787),某礼部尚书曾掎摭王士禛等人诗中“语疵”,奏请毁禁,事下枢廷集议,管世铭判定语意无违碍,终免遭一劫。管世铭追纪其事云:“诗无达诂最宜详,咏物怀人取断章。穿凿一篇《秋柳注》,几令耳食祸渔洋。”⑥ 继屈复之后,刊刻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的伊应鼎《渔洋山人精华录会心偶笔》随文笺释,谓“娟娟凉露欲为霜”一首“可与《板桥杂记》参看”;谓“东风作絮糁春衣”一首“当与庾信《哀江南赋》并读之”,意即《秋柳》诗蕴含着易代世变的“沧桑之感,云亡之痛”。至嘉庆二十四年(1819),李兆元刊刻《渔洋山人秋柳诗笺》,解释第一首是“吊明亡之作”,第二首“为福王作也”,第三首“为南渡遗老诸公作也”,第四首“专为福王故妃童氏作也”,梁章钜称赞李兆元的笺注“钩深索隐,虽未必尽合渔洋本旨,而旁引曲证,要可谓之善说诗者”。但梁氏又说屈复的注解“大略与李瀛客(兆元)同”,则未能深辨屈、李之异。其实屈复和李兆元的立场是有明显差异的,屈复虽然不是遗民,但带有浓厚的遗民思想,解释此四诗“皆寄刺南渡之亡也”,谓王士禛作此四诗讽刺南渡小朝廷不能匡扶社稷;但李兆元是站在大清顺民的立场,如解释第三首曰:“好语西乌莫夜飞,则以我国家奉天承运,代明复仇,闯、献余孽,胥已歼灭,不必复效沈攸之妄兴恢复之兵,自取亡败也。”何士祁题李兆元笺注曰:“珍重西乌莫夜飞,先生托兴亦何微。若教三逆知前鉴,早向军门卸铁衣。”⑦概括了李兆元笺注的主旨,但这是否捉定了王士禛《秋柳》诗的本意呢?恐怕未必。 同治年间王祖源和郑鸿都将《秋柳诗》解释为“吊明亡而作”,基本上是沿着李兆元的方向,勾稽本事,牵连史迹,各作比附。至光绪十二、十四年,徐寿基的《秋柳诗诠》、高丙谋的《秋柳诗释》都否定“思明说”,提出“渔洋当日实为福藩故伎郑妥娘作”的新说,他们的理由是王士禛的外孙朱晓村有《秋柳亭图》,座中绘一女子,其画幅跋语谓“文简公《秋柳诗》,为明福藩故妓作也”,似乎言之凿凿。其实,朱晓村所画《秋柳亭图》更可能是在乾隆年间“文字狱”风声日紧时的一种障眼法,并不足以据此上探《秋柳》诗的本事。⑧ 此外还有其他的种种解释,都是在上述两类解释的基础上随意引申,无足深辨。至20世纪80年代初,苏仲翔先生调停“主吊明”和“主寄怀美人”二家之说,谓二者“貌异心同,不必强为分辨,词不害意可也”⑨。李圣华先生的《王士禛〈秋柳四首〉“本事”说考述》考辨各种“本事”说多是附会增饰之论,认为“四诗咏柳物写心,感慨历史变幻、繁华易逝、人生多愁,呈现出一片迷蒙幻灭之感。这种伤感与明清易代有一定的关联,但我们却不必将它说成与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有关”。的确,古人解诗好穿凿附会,粘着史事。谓《秋柳》四首句句隐讽某人某事,每个意象都有深意,这样的索隐确是附会增饰之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