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萧红“寂寞”的“问诊”和“疗伤”(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 袁国兴 参加讨论

    过去家庭生活优越、现在落寞,只是萧红与寂寞结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种遭际和转变是萧红自己的选择。为什么萧红选择了一个“连有钱的丈夫都不愿嫁”的无家生活?(11)“陈义太高”是最贴切的解释。(12)结合自己的身世和创作经验,萧红认为不论是“现在或是过去,作家写作的出发点就是对着人类的愚昧!”(13)无论是《生死场》还是《呼兰河传》,萧红的代表性作品关注的主要视点都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不应该”。“呼兰河这地方……到底太闭塞”,(14)“除了染缸房子在某年某月某日死了一个人外,其余的世界,并没有因此而改动了一点。”(15)这里的人们“要吃的吃不到嘴,要穿的穿不上身”,可是他们“为什么活着,活得那么起劲!”(16)“是谁让人如此,把人生下来,并不给他一条路子,就不管他了。”(17)在别人都以为天经地义的行为中,她发现了诸多的不合理,家里人不让她读书,她软磨硬泡,非要上学不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不听,不顾一切地私奔了、自由恋爱……如果这些行为延后50年发生会怎样?现代青年女子哪一个不读书、哪一个不自由恋爱?可问题是这些都在1930年代的北方边陲小镇“呼兰河”发生了,这里和“现代”隔得很远、又很近——也就是说,有人隔得很远,有人隔得很近。只有极少数人如萧红者,提前告别了那个时代,从而留下了一段巨大的时空落差,它是为最先告别这个时代的人预备下的“一口残酷的井”,只要“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伤逝》是唱给最先走向光明者、自愿牺牲者的一首挽歌,萧红用自己的经历和创作再次奏响了同样的音符——子君所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萧红都遇到了,先是坚定地离家出走、自由恋爱;进而遇到生计问题、遭遇寒冷饥饿和别人的冷眼;最沉痛的打击还来自那个给自己带来希望和光明的化身的离去——“我没有家,我连家乡都没有,更失去朋友,只有一个他,而今他又对我取着这般态度。”这样一来,像曾经勇敢的子君一样,她变得孤立无助、谨小慎微起来:“近来时时想要哭了,但没有一个适当的地方;坐在床上哭,怕是他看到;跑到厨房里去哭,怕是邻居看到;在街头哭,那些陌生的人更会哗笑。”(18)这与子君最终去了一个连墓碑都没有的所在,其寂寞程度不是太相似了吗?在那个年代、那个地域环境里,想要“从灵魂出发”或“达到灵魂的所在”,多少都会有些“曲高和寡”的味道。
    寂寞总与离群索居、特立独行有一些联系,茅盾也主要是从这样的角度来认识萧红情感的。“一方面陈义太高,不满意于她这阶层的知识分子们的各种活动,觉得那全是扯淡,是无聊,另一方面却又不能投身到农工劳苦大众的群中,把生活彻底改变一下。”(19)我们要指出的是,茅盾认定萧红与“知识分子”和“劳苦大众”都有些不同,却是一个很有意味的话题。如果说“劳苦大众”的生活,作为“知识分子”的萧红与其有些隔膜,应该不难理解;但对同样是“知识分子”的各种活动,也觉得是“扯淡”、“是无聊”,这对理解萧红的情感,认识萧红的寂寞,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萧红的个人生活而言,这样的处境称不上是好兆头,但对她的创作来讲,却大有裨益,“陈义太高”不容易“被人别人理解”,却绝对有利于“理解别人”,当然也就同时有利于理解自己。当萧红以这样的姿态从事创作时,既把自己融入到了她所描写的对象中,又让自己超脱于她所描写的对象之外,“问诊”人生是其创作的一大特色。
    如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初期,在“为人生”的文学旗帜下,曾集聚了一批“问题小说”作者。一般人们认为,所谓“问题小说”就是“只问病源,不开药方”,(20)这多少限制了他们的创作向更深广领域发展,30年代以后,这种过强社会参与意识的创作倾向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换句话说,作者的身份是“医生”还是“患者”?当然这两种因素在所谓的“问题小说”里都可能存在,但总体说,不管“问题小说”的作者怎样坚持“只问病源,不开药方”,从中还是流露出了自诩为江湖郎中的意向,他们潜意识是以社会医生的身份出现在自己的创作活动中的。萧红的创作也有“问诊”社会的倾向,比如她写小团圆媳妇、写冯歪嘴子、写有二伯等等,这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成为她作品的主要关注对象,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她的作品具有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向。可是在我们获得这种认识的同时,还必须指出,这只是萧红创作的一个方面,而且是被人们谈得比较多的方面。与此相关,萧红创作还有一个方面,一个不大被人注意的方面,那就是她对自己人生困惑的描写——她自己意识不到,却在“灵魂”深处决定着她创作意识和描写对象的取舍。一般说来,萧红的创作素材有两类,一类是她童年、少年的生活记忆,一类是她自己现实生活的“写真”,往往是童年、少年的生活记忆从“我”的现实情感出发,我们上文分析过的萧红童年、少年的所谓“寂寞”就是例证;当她写自己现实生活的时候,更是处处流露着此时此地“我”的现场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萧红的作品常常在“问诊”社会,更时时在“问诊”自己。她的感觉、她的“灵魂”、她的自我体验,是她写作的第一出发点,这给她的创作打上了深深的个性化印记。寂寞的痛苦时时在折磨着她,无可名状,就像人在患病时的感觉一样,不舒服、不顺畅。萧红的创作就是对自己的这种类似于“病”的感觉的书写,就像病人在谈自己的感受,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的方式和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萧红的创作倾向隐喻为“问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