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理解的批判:鲁迅与桐城文章(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卢坡 参加讨论

    
    三 鲁迅文章与桐城文章
    鲁迅为近代以来文章大家,无论是《朝花夕拾》中的美文,还是被喻为“投枪”与“匕首”的杂文,都有很高的成就,这一点已为中外的学者所认同①。桐城文派与清代相始终,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地域最广、规模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桐城文派中的方苞、刘大櫆、姚鼐等皆以文章名世,桐城文章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是文章大家,他们之间又存在着影响与挣脱影响的关系,这就有了可以比较的基础。姚鼐在《刘海峰先生传》中写道:
    当康熙末,方侍郎苞名大重于京师矣,见海峰大奇之,语人曰:“如苞何足言耶!吾同里刘大櫆,乃今世韩、欧才也。”自是天下皆闻刘海峰。然自康熙至乾隆数十年,应顺天府试,两登副榜,终不得举。……因历天下佳山水,为歌诗自发其意……先生伟躯巨髯,能以拳入口,嗜酒谐谑,与人易良无不尽。
    姚鼐的《吴殿麟传》这样评价吴殿麟:
    其为人忠信质直,论诗文最严于法。鼐或为文辞示殿麟,殿麟所不可,必尽言之。鼐辄窜易或数四,犹以为不,必得当乃止……盖殿麟于文及学,其立志皆甚高,远出今世。虽其才或未必尽副其志,然可谓异士矣。
    我们再看一看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的这段描写: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如果将姚鼐的两篇文章与鲁迅的这篇文章相比较,就能看出两者在描写人物、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相似性。比如,在描写人物时,往往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表现:姚鼐欲突出刘大櫆的文才,没有采取直接揄扬的办法,而是借“名大重于京师”的方苞之口言之;鲁迅欲表现藤野先生在个人生活方面的俭朴和疏于衣装,是通过“不及格的留级生”“讲演”的。又如,他们都喜欢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风貌:姚鼐为了表现吴殿麟的“忠信质直”,列举了这样一件细小之事——“鼐或为文辞示殿麟,殿麟所不可,必尽言之。鼐辄窜易或数四,犹以为不,必得当乃止”,吴殿麟确实“忠信质直”;鲁迅为凸显藤野先生的认真教学,选取了藤野先生为鲁迅用红笔改讲义这样一个细节,藤野先生确实“严谨认真”。再如,在展现人物肖像时,都能以寥寥数语抓住人物之风神:姚鼐描写刘大櫆时仅仅用“伟躯巨髯,能以拳入口”九个字形容之,就把刘大櫆的豪放不羁的大丈夫形象表现出来了;鲁迅用“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刻画上课时的藤野先生,就把藤野先生的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教师形象描绘出来了。
    上面列举了姚鼐与鲁迅关于人物描写方面的相似之处,我们再看看姚鼐等与鲁迅文章对于景物的描写:
    逾小桥而北,有温泉焉。泉自殊砂峰而来……深不逾二尺,而泉自沙底汩汩起。池北,冷泉出石罅。两水相和得不炽。凌冬,冷泉涸则水愈温。池之东隅,有隙以流其恶,水随浴而净。而殊砂泉其气清芬。故天下多温泉,而黄山为之冠云。(刘大櫆《游黄山记》)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姚鼐《登泰山记》)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鲁迅《呐喊·故乡》)
    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星便在那后面忽明忽灭的映眼。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那一边,却是一个生铁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然而伊并不理会谁是下去,和谁是上来。(鲁迅《故事新编·补天》)
    可以说,上举四段文字中的前两段运用的都是传统的写景方法,这类文章往往注重布局,能把情景事理说清楚,描写细致、生动、传神,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幅山水画。这在鲁迅那里也得到继承和发扬,如《故乡》中的上段文字,基本上按照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描写的,层次分明,画面和谐生动。但鲁迅并没有完全模仿传统,而是有了新的突破。鲁迅在《补天》中对于天空的表现、《铸剑》中对于“人头大战”的描绘,这些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物描写,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和魔幻性,却有较强的表现力。这是鲁迅借鉴西方文学表现方法,给中国文学创作提供的新的典范。
    限于篇幅,具体文章的例子不再列举。需要说明的是,鲁迅对人物的描写和表现,除了有与古人关于人物描写方面的相似之处,也有新的补充和发展,这在《铸剑》等文中可以看出来;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在鲁迅对景物描写的文章中也能够体现出来。还需要补充的是,早在《史记》中就有不少关于人物描写的经典之作,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亦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山水画,这些都是足为后世取法的。桐城文章本身可以看做中国传统文章的总结,传统的各种表现方法在这里得到了集中呈现。而鲁迅又是熟知桐城文章的,甚至将桐城文章作为批评的对象,有意挣脱以桐城文章为代表的传统的影响,而别立新宗。
    桐城文章重视“言有物”、“言有序”,提倡“义理”、“考据”与“辞章”三者并重,行文讲求“雅洁”,讲求“声律”和谐;鲁迅对这些有继承,有发扬,有改造,有舍弃。比如,鲁迅对“言有物”、“言有序”是赞同的,但改造了桐城派所谓的“物”,舍弃了桐城派所谓的“义理”,而代之以“民主”、“科学”,代之以“立人”思想。鲁迅扬弃了桐城派的“考据”②,汲取了其中的求实精神,舍弃了不必要的繁琐。鲁迅打破了桐城文章“雅洁”等方面的清规戒律,以富有表现力、冲击力的形式,将新生的白话文的表现力充分地发掘了出来。
    鲁迅在《古书与白话》一文中对“无论什么,在我们的‘古’里竟无不包函了”的说法非常反感,反对无论什么事都要从古代那里找渊源和根据。这警醒我们在探讨鲁迅与传统文化、文学的关系时,必须具体分析、客观实际,切勿随意比附、源流不辨。真正厘清鲁迅与传统的关系,不但不会矮化鲁迅,反而能看出鲁迅“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伟力。
     
    注释:
    ①阿英《〈鲁迅小品〉序》及史沫特莱《鲁迅是一把宝剑》等文章已经给予鲁迅“杂感文”很高的评价;新时期以来的研究者在兼顾鲁迅杂文思想性的同时,在艺术之维,也多加关注。
    ②尽管桐城派的“考据”与汉学家的繁琐“考据”不同,但有时亦有显才害文之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