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理解的批判:鲁迅与桐城文章(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卢坡 参加讨论

    二 鲁迅与桐城文章
    以上对桐城文章批判者有鲁迅的胞弟,有鲁迅的老师,也有鲁迅的同事和朋友,他们对桐城文章的评价对鲁迅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我们来看鲁迅对桐城文章的看法。鲁迅对桐城文章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一些杂文中,鲁迅在《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中说:
    现在严译的书都出版了,虽然没有什么意义,但他所用的功夫,却从中可以查考。据我所记得,译得最费力,也令人看起来最吃力的,是《穆勒名学》和《群已权界论》的一篇作者自序,其次就是这论,后来不知怎地又改称为《权界》,连书名也很费解了。最好懂的自然是《天演论》,桐城气息十足,连字的平仄也都留心,摇头晃脑的读起来,真是音调铿锵,使人不自觉其头晕。这一点竟感动了桐城派老头子吴汝纶,不禁说是“足与周秦诸子相上下”了。然而严又陵自己却知道这太“达”的译法是不对的,所以他不称为“翻译”,而写作“侯官严复达恉”;序例上发了一通“信达雅”之类的议论之后,结末却声明道:“什法师云,‘学我者病’。来者方多,慎勿以是书为口实也!”好像他在四十年前,便料到会有赵老爷来谬托知己,早已毛骨悚然一样。仅仅这一点,我就要说,严赵两大师,实有虎狗之差,不能相提并论的。鲁迅的这段话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我们拣与桐城文章相关的问题展开。鲁迅对严复的评价主要是在其翻译方面。鲁迅认为严复翻译的东西很多,有的不光翻译起来吃力,读者读起来也吃力,其中最好懂的是《天演论》。《天演论》在鲁迅看来“桐城气息十足”。结合上下文看,我们不认为“桐城气息十足”是鲁迅对严复及桐城文章的批评。恰恰相反,这说明桐城文章“最好懂”,同时桐城文章留心平仄,“音调铿锵”。鲁迅这里虽然用语不多,却准确地抓住了桐城派讲求“通达”、注重音调的特征。
    鲁迅在《准风月谈?重三感旧》中又提到了桐城文章,并且是袭用了钱玄同的“桐城谬种”的说法:
    近年有一句常谈,是“旧瓶不能装新酒”。这其实是不正确的。旧瓶可以装新酒,新瓶也可以装旧酒,倘若不信,将一瓶五加皮和一瓶白兰地互换起来试试看,五加皮装在白兰地瓶子里,也还是五加皮。这一种简单的试验,不但明示着“五更调”“攒十字”的格调,也可以放进新的内容去,且又证实了新式青年的躯壳里,大可以埋伏下“桐城谬种”或“选学妖孽”的喽罗。这篇《重三感旧》是鲁迅于1933年所作,是在排满久已成功、“五四”早已过去的情况下,通过对“老新党”和当时的一些青年的对比,表示对当时一些青年的“学起篆字来了,填起词来了,劝人看《庄子》《文选》了”等追求“古雅”行为的不满。“桐城谬种”和“选学妖孽”在这里成为传统文学的代表,成了鲁迅要批评的对象。
    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一文中,鲁迅又一次提到了“桐城谬种”:
    五四时代的所谓“桐城谬种”和“选学妖孽”,是指做“载飞载鸣”的文章和抱住《文选》寻字汇的人们的,而某一种人确也是这一流,形容惬当,所以这名目的流传也较为永久。除此之外,恐怕也没有什么还留在大家的记忆里了。到现在,和这八字可以匹敌的,或者只好推“洋场恶少”和“革命小贩”了罢。前一联出于古之“京”,后一联出于今之“海”。鲁迅这里首先是解释了什么是“桐城谬种”,并且认为这一称呼“形容惬当”,所以能够“流传也较为永久”,而与之匹配的正是“洋场恶少”和“革命小贩”。这里完全可以看得出鲁迅的反传统和解构传统的精神。文学传统何其多,为何鲁迅对桐城文章多次加以批评?诗文为正统文学,桐城文章又以唐宋八家为取法对象,自然是正统中的正统,也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和集中批判的对象。
    从以上可以看出,鲁迅对于桐城文章是较为了解的,甚至对于桐城文章在“通达”方面的贡献也是赞赏的,只是当桐城文章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代表和阻碍白话文推广的时候,才加以批判。实际上,桐城诸老,如吴汝纶等,以及受桐城文章影响较大的严复、为桐城文章辩护的林纾等,都是新思潮的积极介绍者、推广者。周作人认为“今次文学运动的开端,实际还是被桐城派中的人物引起来的”,其中就暗含了这层意思;鲁迅写给增田涉的信,也多少透露出此方面的意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