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境遇及心态 出使蒙古求和的金朝大臣,大都未能完成使命,他们与蒙古汗国的关系较为疏远,有些人还保持了对金朝的节操。如马庆祥于金大安初使蒙古,成吉思汗对其赏识有加,“皇帝赏君谈吐辩捷,欲留不遣。君百计自解,竟获复命……君以死自誓,行议遂寝”。后来马君为蒙古铁骑所驰,最终与其子俱被俘,“竟然不屈而死”[9](606)。冯延登,正大八年春奉国书朝见窝阔台汗于虢县御营,可汗以之劝降凤翔帅,面对威逼利诱,冯氏不为所动。后来蒙古铁骑围汴京,仓促逃难,为骑兵所得,欲拥而北行。延登辞情慷慨,义不受辱,遂跃城旁井中。[10](卷124《冯延登》)乌古孙仲端出使蒙古,“并西夏,涉流沙,逾葱岭,至西域,进见太祖皇帝,致其使事乃还”[10](卷124《乌古孙仲端》)。刘祁极力赞赏:“公以苍生之命,挺身入不测之敌,万里沙漠,嘻笑而还,气宇恢然,殊不见衰悴忧戚之态。盖其忠义之气素贮乎胸中,故践夷貊间若不出闺阃然。身名偕完,森动当世,凛乎真烈丈夫哉。”[11](卷13《北使记》)以上这些人并未有损使臣的尊严,但其行藏未涉及对女真王朝与蒙古新贵或拥戴或否定的政治态度,他们也未被蒙古权贵所用。 随着蒙古铁骑由燕云深入中原,逐渐开始利用汉人治理国家。一批文人儒士由此进入蒙古可汗帐下效劳。这些人大都亲历了金末丧乱,目睹了生灵涂炭的惨痛现实,其个人命运也在历史转圜时期漂泊不定。他们较少受传统“夷夏之辨”思想影响,对于蒙古汗国并未有宋人那样强烈的民族情绪。这也是女真、蒙古相继入主燕云、中原后,北方士人为维护自身生存所采取的灵活对待沧桑变化的处世方式。世宗尝言:“燕人自古忠直者鲜,辽兵至则从辽,宋人至则从宋,本朝至则从本朝,其俗诡隨,有自来矣。虽屡经迁变而未尝残破者,凡以此也。”[10](卷8《世宗本纪》)如耶律楚材由仕金转而奉职蒙古,而不固守于专事一姓的陈腐观念,“汝亦东丹十世孙,家亡国破一身存。而今正好行仁义,勿学轻薄辱我门”[12](卷11《送房孙重奴行》)。方外之士丘处机亦以“我之行也,天也”[13](卷上)为托辞,拒绝宋金之请,亲赴漠北。金末山东名士杨弘道亦对传统的“华夷之辨”、“华夷之大防”进行了深刻反思,“华夷两牢井,宇宙一刀砧”[8](507)。在他们眼中,“华夷千载亦是人”,给予了其他民族充分的尊重。再如窦默,到达潜邸后,忽必烈“问以治道”,默“首以三纲五常为对”。世祖曰:“人道之端,孰大于此。失此,则无以立于世矣。”默又言:“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1](卷158《窦默》)强调帝王当以儒家的诚意正心为本治理国家,以实现王道之大端。金源名士杨奂更加鲜明地指出,“王道之所在,正统之所在也”[9](128),对以世系土地为重的正统观是一次拨乱反正。元初名士郝经亦云:“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9](14)“王统系于天命,天命系于人心。人心之去就,即天命之绝续,统体存亡于是乎在。”[9](391)只要顺应时势人心,虚心接受儒家王道思想,实施仁政,就可以为中原之主。可以说,推行儒家仁义思想,以夏变夷,是当时士人普遍的心理情绪。 当时很多文人到达漠北西域后,大都受到蒙古汗王的礼遇,为其所用。成吉思汗曾指楚材谓窝阔台云:“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1](卷146《耶律楚材传》)对耶律氏重视与倾慕有加。窝阔台时期,耶律楚材更是受到重用。对于丘处机,成吉思汗亲下诏书,情辞恳切。再如张德辉,丁未岁(定宗二年,1247年)赴召北上,“每遇燕见,必以礼接之,至于供帐、裳褥、衣服、食饮、药饵,无一不致其曲。则眷顾之诚可知矣!”对于王庭的礼遇,张感慨系之:“自度衰朽不才,其何以得此哉!原王之意,出于好善而忘势。为吾夫子之道衰而设,抑欲以致天下之贤士也!德辉何足以当之,后必有贤于隗者至焉!”[14](卷8)窦默,应召受命,与忽必烈相谈甚欢,“一日凡三召与语,奏对皆称旨,自是敬待加礼,不令暂去左右。世祖问今之明治道者,默荐姚枢,即召用之。俄命皇子真金从默学,赐以玉带钩,谕之曰:‘此金内府故物,汝老人,佩服为宜,且使我子见之如见我也’”[1](卷158《窦默》)。郝经,戊午岁(宪宗八年,1258年)被征召为藩府侍从,忽必烈对其恩抚礼遇有加,“诏以怀、河阳为今上汤沐邑,于是经在藩府,得赐第怀,赐田河阳”[9](401)。对于李俊民,忽必烈以安车征召,“遣中贵护送”,体贴王鹗年老不耐漠北冬寒,便遣人护送南返,临别时仍殷殷垂询。对于亲近之臣赵壁亦极有分寸。[5](273)可以说,忽必烈对任何贤士都能曲尽其能地款待,极为礼遇。逢此良机,被征聘文士竭尽其能建言献策,为蒙古汗王的政治统治及文化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只是他们大都具有仕与隐的纠结心态。原因之一,这些文士大都历经金末丧乱,奔波一生,思想上具有浓重的忧患意识。如杨奂,面对蒙古帝王的征聘,反而流露出极其沮丧的情绪:“主人情烂漫,客子自奔忙。不见犹频梦,相逢合断肠。秋凉抛药里,夜雨倒壶觞。回首高城北,幽燕去路长。”[8](407)其《抚州》亦云:“北界连南界,昌州又抚州。月明鱼泊夜,霜冷鼠山秋。为客无时了,劳生有许愁。残年缨世网,吾欲谢浮鸥。”[8](405)此诗乃出燕山往和林时作,[15](1343)写诗人晚年仍要做客他乡,免不了愁绪满怀。同时期的李俊民《送郡侯段正卿北行二首》诗亦表达了类似的情绪。另一方面,有些士人出仕蒙古,挫折在所难免,内心往往会产生哀叹伤感的情绪,归隐之念就会更加鲜明。如耶律楚材在西域时期并未得到重用,不免牢骚满腹:“惆怅天涯沦落客”[12](卷6《西域寄中州禅老》)、“生遇干戈我不臣”[12](卷3《和移剌子春见寄五首》其二),于是产生归隐山林之念,“撇去尘嚣归去好”[12](卷6《蒲华城梦万松老人》)、“不如归去乐余龄”[12](卷5《壬中西域河中游春十首》)。然而耶律氏的归隐并未彻底,“学术忠义两无用,道之将丧予忧惶。有意攀龙不得上,徒劳牙角拔犀象。唯思仁义济苍生,岂为珍羞列方丈”[12](卷2《用前韵感事二首》)。功业无成,退隐亦非所愿。[16](40)窝阔台时期,耶律楚材被委以重任,出任宰相,辉煌至极,境遇相对较为安泰,他身在庙堂,已然心系山林,“旧隐西山五亩宫,和林新院典刑同,此斋唤醒当年梦,白昼谁知是梦中”[12](卷14《题新居壁》)。“登车凭轼我怡颜,饱看和林一带山。新构幽斋堪偃息,不闲闲处得闲闲。”[12](卷14《喜和林新居落成》)既爱功名又爱山,在蒙古汗王所征聘的其他文士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如许衡、刘秉忠、郝经、窦默、姚枢、王鹗等都是如此。[17]可以说,当时文人内心大都具有仕与隐的矛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