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经典的现代价值(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京)2014年5期 刘成纪 参加讨论

    
    历史要想成为一种有效的可持续记忆,就首先要借助文字记载使其获得固化形式。其次,诉诸文字的历史,即便是个体性的,也要反映人类的普遍性,并彰显人类执守的共同价值原则和社会理想。至于它是否能成为经典,则依然要交给历史去检验。就此而言,经典的形成,既有赖于经典创造者的个体记忆和经验表达,更有赖于它在传播过程中获得的普遍肯定,最后则是经过代代传承,固化为一种不随时代变易的永恒价值。
    首先,经典的形成往往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积淀,人肯定经典的价值与其对历史的迷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至于它在文明进程中是被强化还是弱化,则要看不同哲学对这种情感态度的理性再造。比如,作为历史情感的反映,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早期人类往往秉持一种倒退的历史观,即将人类文明的初创期视为集真善美于一体的黄金时代。但是,西方社会自柏拉图始,理式作为代表真与善的绝对实体,开始与现实分离。其中,理式世界是绝对的、恒定的,所以它没有历史感。相反,现实世界则因仅作为理式的摹本而虚幻,因变动不居而体现出历史性。这样,具有历史性的现实世界也就因为与理式世界脱离而削弱了它的意义。在古希腊,柏拉图之所以将历史记述等同于谎言的堆积,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认为诗比历史更真实,原因概出于此。但是在中国哲学中,形上世界却从没有因为它的永恒性而反历史。像“道”,它既是本体性范畴,又是本源性范畴。这个“本源”的本源义,就是它生成世界、创化万物的历史特性。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哲学的“道”论,不但不反历史,而且在本体论层面为历史与真理的一体关系提供了最高的理论保证。据此,对于中国人来讲,经验层面的崇古,也就是哲学层面的崇道。中国历代思想者对古圣先贤的推崇,世俗阶层对“耆老之言”的尊重,以及笼罩整个社会的重史传统,均离不开这种以道开史、以史证道、史道一体的思想背景。在这种状况下,经典作为历史的形成物,它不仅承载着人的历史情感,记述了值得后人借鉴的历史经验,而且被赋予了形而上层面的真理性。由此,经典在此也就成为集历史情感、历史经验与超验真理于一体的价值集结形式。
    第二,在中国,经典被赋予的真理性质,使其成为“常道”,成为人生最值得珍视的价值,具有为人类“立法”的性质。在古汉语中,“经”与“典”互训。如《尔雅·释言》:“典,经也。”但比较言之,“典”出现更早,它多指书籍的物质实体形式。与此比较,“经”则更倾向于指书籍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普遍价值,具有更广泛的词义覆盖面和适用性。正是因此,自汉代以降,所谓“经典”,基本上“典”丽附于“经”,或者说“经”本身就代表“经典”。那么,什么是“经”?“经,常也”,这是最经典的解释。这种解释在中国经学史上具有主导性,它将经典视为常道或普遍真理。这种对经典的定位是哲学性的,意味着它具有超现实的普遍价值。
    第三,在中国,经典形成的过程就是上古文献被重新编定或删改的过程,编定或删改使原始文献精粹化、标准化,从而成为文体和义理的典范。同时,不同经典相互配合,则共同形成对人生和世相的普遍阐释。据《史记·孔子世家》和《汉书·艺文志》,汉代确立的儒家经典,大多经过了孔子的删改或重编。这种整理,绝对不仅仅是章句疏通或删繁就简问题,而是用经典的规范有序作为政治秩序的隐喻。同时,经典被整理的过程,也是意义被植入和重构的过程。从孔子时代对《诗》、《书》等文献的解释可以看出,原本作为卜筮之书的《易》和作为歌谣俚词的《诗》,都在解释中完成了从日常经验向政治伦理的擢升,面貌焕然一新。同时,经过孔子删定并在汉代获得官方肯定的儒家经典,无论五经还是六经,内容各有侧重。也就是说,单一的经典不足以形成对现实的完满解释。这样,诸经之间的相互配合就显得十分重要。综合来看,儒家经典,无论是五经、六经、十经还是十三经,相对于历史中日益浩繁的典籍,它仍然是最简洁、精要的知识,这就有效解决了“经传以千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史记·太史公自序》)的烦难。进而言之,儒家经典经过孔子的整理而标准化,均在国家层面为经典提供了最具典范性的文本,这有效避免了士人研习过程中的知识错乱。由此,一种日益精粹、标准、细密、全面的经典体系,也就成为中国人立身行事的指南。
    第四,在中国,经典之所以被赋予崇高价值,还在于其思想的原创性、思维的宏观性和意义的无限可解释性。按照中国早期儒家的述史传统,每一种经典都有漫长的形成史。但是,无论经典起于何时,它终究是有起点的,这个起点为人类思想史设置了一个前无古人的上限。就此而言,无论这些经典在其起点处是粗陋还是完备,都具有原创价值,对后世的思想进程均具开启之功。同时,在中国文明发端或轴心期形成的经典,往往思考的是宏大的哲学命题,如道、天、地、人、阴阳、刚柔、动静、古今、同异等,为后世中国哲学的发展建立了一个无法跳脱的框架,并规定了思想的方向。后世学者除了以传、记、注、疏等方式来对这些经典做出意义修复和阐释外,往往再难有大的作为。但是,就中国上古经典的特性看,后世思想者难有大的作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事实上,由于这些经典多关注自然人事的宏大问题,并且表意充满游移和不确定性,这往往又为对经典的创造性解释提供了空间。如同一部《易经》,有人读出了哲学,有人读出了历史,有人读出了命运;同一部《春秋》,有人读出了天下一统,有人读出了政治变革,有人则读出了王朝的运数。董仲舒所谓“《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之论,正是强调了经典释义的无限开放性。另外尤须指出的是,中国思想和学术史虽然被经典主导,但经典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有着诸子之间的尖锐对立以及异质文化的不断加入。这样,不同学派之间的思想互动,如汉代政治的儒表法里,魏晋玄学的以道释易,以及宋明理学的援佛入儒和近代的中体西用,均使中国思想史在经与权、通与变之间寻求调和,表现出既固守传统又谋求变革的双重特征。我们说经典学习并不意味着思想守旧,排斥变革,原因概出于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