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经典当代价值之我见(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京)2014年 董乃斌 参加讨论

    比如经专家研究确认由《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所著的《刘子》,就是一部具有经典价值、以往却重视不够的子书。日前读上海的《社会科学报》(2014年2月24日,总第1408期),有涂光社《反战且不忘战》一文,介绍《刘子》关于战争的理念,并阐发了其现实意义。此文说到《刘子·阅武》开篇即引《司马法》“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兵术》篇又有“夫兵者,凶器,财用之蠹,而民之残也”的论断,刘勰由此得出国家应当“兵不妄动,而习武不辍”,即既保卫和平、恪守反战,又居安思危、不忘打仗的结论。文章指出从《司马法》、《史记》、《汉书》、《刘子》到唐太宗的《帝范》都持这样的战争观,这个自古一脉相承的理念,体现了中国人所拥有的深刻历史经验和治国智慧,即在今天也完全正确。而且它还有着逾越时代和国度的不朽价值,不但我国应予遵循,对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极具启发性和警示性,违背了它,就难免遭遇灾难和失败。这篇报刊文章虽仅两千来字,但却说古论今,放眼世界,内容很有针对性,可以说是为弘扬经典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做了很有意义的工作。
    由此,我产生两点感想。一是经典的价值虽是客观存在,但还须当代人去发现、挖掘、激活、阐释、弘扬。对待任何古代典籍,包括经典,都有个去粗存精、去弊存利的鉴别判断过程和使之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过程。在这里,我们当代人,特别是以研究古代文化或文学典籍为业的人们,是有责任也有用武之地的。我们不但可以将古人(包括近人)被掩盖或淡忘的嘉言懿行发掘出来,刮垢磨光,使之发挥现实作用;还可因应形势,对经典和传统加以发展创造。比如上述短小精悍而述古道今的《反战且不忘战》一文就做得很好。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编选一些经典读本,详加注释或译解,在全民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中适当推广,为他们打下了解和熟悉经典的基础。而这类书要编选得好,就需要专业人员不仅懂得经典,而且深知现实。
    只要有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用到经典的教诲。比如,我国伦理传统自古讲究孝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教导我们应及时尽孝和厚养薄葬,这对当代人就很有意义。时下的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其意即与之相符。现实生活中也有人恰恰相反,平日不孝,殡葬父母却大讲排场。薄养厚葬,除了向周围人显摆权势或财富外,对已逝的父母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这种行为在经典和传统中也是予以否定的。让更多的人知道传统经典的有关论述,认真弘扬古人的好传统,就颇有利于克服这种陋习。
    有时对于经典言论,我们既要继承,又要创造发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就是古人很好的遗训。今天我们还发现,它除了教导我们不要以邻为壑之外,还可从另一角度启发我们:己之不欲固然不应强加于人,即使己之所欲,其实也是不该强加于人的。无论所欲不欲,“勿施于人”总是对的。人家有人家的需要,有自己的情况,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你喜欢的,人家未必喜欢;你的东西好,人家自然会来学,何必硬塞给人家?这也许可以算是继承传统又有所发展的例子。我所说的经典的“活性”,也表现在这里——有不少经典是可以赋予现代意义并为今人所用的,就看我们能否深入而灵活地理解和运用。
    第二个感想是经典的传承靠教育,靠每个人从我做起,特别是靠负有教育职责的人,如教师、公务员、各级官员、国家领导人的言行示范。首先是要懂得经典,更重要的是付诸实践。光说不练,手电筒光照别人不照自己是不行的。这在经典中就有大量精彩论述和实例。从这些人做起,逐步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再普及到社会各层面,乃至每个人,形成良性循环,经典的精神才有望继承和发扬,并创造出新的更好的传统,中华民族才能更好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写到这里,我还想到,经典精神的实现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同样的儒家经典,五四时期曾是群起而攻之的对象,那时响彻云霄的是“打倒孔家店”的激进口号。此后,鲁迅和一批革命作家都曾猛烈反对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鼓吹的尊孔读经。这与当时强敌环伺、民族危亡,当务之急是救国救亡和唤醒民众、解放民众分不开。靠尊孔读经是推翻不了“三座大山”的。而今天,我们深深理解和体会了“以马上取天下”,但绝不能“以马上治天下”的道理,我们在建设国家、脱贫致富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当然应该充分尊重并利用经典和传统的精华(同时不忘剔除糟粕,克服消极因素)。今天我们对包括孔孟之道在内的诸多经典,也都有条件重新审视和调整态度了。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上,无论“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都可以敞开讨论,而不怕有人再来“上纲上线”。比如有人热心组织天真未凿的孩子读经,有人甚不以为然,但没人再挥舞“复古倒退”之类大帽子,而是认为小规模小范围的实验不妨尝试。这就是现实条件变化的缘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