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④⑥⑦莫言、王尧:《从〈红高粱〉到〈檀香刑〉》,《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 ②莫言:《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2期。 ③莫言:《童年读书》,《北京秋天下午的我》,海天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⑤七十年代王安忆人在乡下,心却在上海。她坦率地承认:“说来说去,我写作的初衷只是为了找一条出路,或是衣食温饱,或是精神心情,终是出路。”(参见王安忆《自述》,《小说评论》2003年第3期)从1968年起,韩少功在湖南汨罗县插队,后在县文化馆工作,前后六年。此间开始文学创作,零星有作品发表,例如《红炉上山》(《湘江文艺》1974年第2期)、《对台戏》[(“文化大革命好”征文),《湘江文艺》1976年第4期]等。(参见李建立访谈《文学史中的“寻根”:韩少功访谈录》,《南方文坛》2007年第4期)在其他作家的创作谈、访谈和随笔中,也有这种记述。 ⑧莫言、陈薇、温金海:《与莫言一席谈》,《文艺报》1987年1月10日、17日。 ⑨莫言:《说说福克纳老头》,《北京秋天下午的我》,海天出版社2007年版,第157页。 ⑩我认为在莫言同代作家中,贾平凹、王安忆也是这种没有“习作期”,一开始就显露出成熟作家气质和能力的优秀小说家。他们的一些中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同样是一流的。 (11)我觉得叶开的看法非常独到:“有一种说法认为,福克纳和马尔克斯都对莫言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据我的研究,还是福克纳的影响大一些。”路晓冰:《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12)(15)杨庆祥:《先锋·民间·底层——莫言访谈录》,《南方文坛》2007年第2期。 (13)莫言:《〈丰乳肥臀〉解》,《光明日报》1995年11月22日。 (14)在《创作的民间资源——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学习蒲松龄》《杂谈读书》《读书杂感》《读鲁迅杂感》(参见莫言《北京秋天下午的我》一书,海天出版社2007年版)等文章中,他多次谈到《史记》《红楼梦》、蒲松龄、鲁迅、沈从文对自己创作的影响。借此可以重新返回到莫言小说的阅读中,寻找其中文脉,进行另一角度的整理研究。 (16)莫言:《读书杂感》,《北京秋天下午的我》,海天出版社2007年版,第241页。 (17)(19)莫言:《创作的民间资源——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关于他与鲁迅、沈从文的关系,可以另辟一章加以叙述和分析。 (18)莫言:《读鲁迅杂感》,《北京秋天下午的我》,海天出版社2007年版,第248~24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