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莫言的文学阅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程旸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将莫言小说创作定位在接受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影响,并用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来解释他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当下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教材的基本立论。本文从莫言八九十年代的访谈录和创作谈入手,用作家的“阅读史”来重新讨论和反观这种权威性的评价。进一步说,是想通过对作家阅读史的梳理,来解释他几十年来从受影响到摆脱影响,再到最后形成自己独具一格创作风格的内外原因。笔者认为,用遗址考古学的方法,而不仅仅采用文学批评的方法,也许是最接近于作家文学道路实际的一种更谨慎的研究方式。
    关 键 词:莫言/阅读史/八九十年代
    作者简介:程旸,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在世人眼里,没有福克纳、马尔克斯等西方作家的阅读书目,就没有莫言。纯粹从他的小说观念、结构方法和地域性等来看,这种观点当然没错。但他毕竟是一个有三十多年创作史的著名作家,如果仍按其早期创作谈去分析他复杂老练而多元的小说世界,就无疑把莫言看小了。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他直接和间接地谈文学阅读的文章就有几十篇之多。这让人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史的延长,都会迫使研究者在延长性的视野中去重读过去熟视无睹、而对莫言创作道路来说却非常重要,尤其是对观察这三十年文学也许非常值得的诸多文献材料。这种工作,是力图超出固定在评价史中的莫言的“小阅读史”,修复和再现他的“大阅读史”。一定意义上,它不单对重新观察莫言,即使是对重新解读与莫言同时代的其他小说家都是必要的。
    2001年,在与王尧教授的一次谈话中,莫言坦承:“我二十岁以前就读了这些书,基本上是‘红色经典’,再就是那几部古典的经典。外国文学,除了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外,再就是在我大哥的《文学》课本上读了上边所说的那几篇。”①莫言提到的红色经典是《苦菜花》《青春之歌》《烈火金刚》《红旗插上大门岛》《吕梁英雄传》《红日》《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红岩》《保卫延安》《红旗谱》《踏平东海万顷浪》《三家巷》,以及《文学》课本上茅盾的《林家铺子》、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骆驼祥子》、普希金的诗和安徒生童话,古典文学则是《三国演义》《水浒》《封神演义》等。
    莫言在《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中说:“一九五六年春(据父母说我是一九五五年生,待查),我出生在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三份子村。”因家乡偏僻贫困,“我出生的房子又矮又破,四处漏风,上边漏雨,墙壁和房笆被多年的炊烟熏得漆黑。”②家里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婶婶、哥哥、姐姐等等,老小十几口,是村里人口最多的家庭。父亲是大队干部,为人严肃方正。大哥考上上海的华东师大中文系,后当中学教师。莫言小学五年级失学,在家放羊,曾在桥梁工地做小工。文学作品在村里被称为“闲书”,读闲书在人们心目中被认为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所以,父亲对莫言读闲书很反感。后来听老师说看“闲书”可提高作文水平,才略微放松管制。对少年莫言来说,没书读苦恼,有书却不让读更为苦恼。1996年,他在《童年读书》一文中回忆:“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一次“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③。他二哥也是书迷,大他五岁,借书路子广。二哥看书时,莫言就站在后面,伸长脖子飞速地看。二哥有时会把书藏起来不让他看,他就乘哥哥不在时偷出来读。一次,莫言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了《三家巷》,结果被二哥抢走先看,他打不过二哥,追也追不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