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十六陂浸烟水,想对西江彭蠡湖”的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进士。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开创“江西诗派”,在两宋诗坛影响巨大。其诗作中多有鄱阳湖的身影,只是名称各有不同。《和曹子方杂言》诗云:“正月尾,垂云如覆盂,雁作斜行书。三十六陂浸烟水,想对西江彭蠡湖……”[14](P11577)用的是“彭蠡湖”;《宫亭湖》诗云:“左手作圆右手方,世人机敏便可尔。一风分送南北舟,斟酌鬼神宜有此。江津留语同济僧,他日求我于宫亭。……”[14](P11555)用的是“宫亭湖”;而他的《题落星寺四首》,[14](P11510)可说是极写鄱阳湖风情之作,其第三首诗云: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燕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题落星寺》共有四首,这是第三首,也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落星寺在鄱阳湖北部,雄伟秀丽的庐山在其北。传说天上偶然陨落下一颗巨星,触地即化作一座小岛,那便是星子县境内著名的落星石,落星寺也因此得名。此寺位于湖光山岚之间,恍如仙境,加上那美妙的传说,就成了墨客骚人留连忘返的去处。诗的开头两句点出寺院的幽深及寺院吸引着文人雅士的题咏。“开士”就是和尚。“龙阁老翁”是指诗人的舅父李公择,他曾经做过龙图阁直学士,当时颇有诗名。这里其实是泛指历代曾来此题诗的墨客骚人,也含有作者自况的意思。三四两句是全诗的警句,“小雨藏山”、“长江接天”,诗人所捕捉的,正是雨、山、江、天这些鲜活的形象。黄庭坚论诗,有“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第五句正是“点铁成金”,第六句则是“夺胎换骨”。这两句着意渲染落星寺的幽静,紧扣着起句“深结屋”三字。末二句是说:寺中的僧房各各敞开着窗户,像是密集的蜂房一般,而到处都升起了缕缕青烟,告诉人们那里正在以一枝枯藤煮着香茗。最后的一结,笔致轻淡,然而留给了读者无限低回的余地,曲折地体现了寺中幽居的清虚绝俗之情。 这首小诗,就像是一曲优雅的清唱,唱的是落星寺,咏的是鄱阳湖啊。 十、“浩浩长江水,湖平烟浪多”的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县(今江西婺源县)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累赠宝谟阁直学士,谥号“文”。理宗朝赠太师,追封徽国公,从祀孔庙。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对经学、史学、文学都有贡献。他受业于李侗,得“二程”之传,兼采周敦颐、张载等人之学说,是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者。其诗有不少是诗味浓郁、耐人咀嚼的。1178年,朱熹任鄱阳湖边的南康军守,写有《落星寺》一诗: 浩浩长江水,东逝无停波。及此一回薄,湖平烟浪多。 孤屿屹中川,层台起周阿。晨望爱明灭,夕游惊荡磨。 极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不复车马迹,唯闻旁人歌。 我愿辞世纷,兹焉老渔蓑。会有沧浪子,鸣舷夜相过。[15](P27563) 这首诗写庐山落星寺周围的景物,形象逼直,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诗人对庐山的喜爱之情,也跃然诗里行间。其意在于脱离红尘,到鄱阳湖落星湾去做一个无忧无虑的打渔人。为此,他在落星湾筑起了紫阳堤,保护着南康古城近千年的平安。 鄱阳湖以其迷人的魅力,赢得了诗人们的缘情礼赞。上述所列十大名家,可以说每一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顶级诗人,并且也都是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的诗坛代表。他们的时空履痕,他们的创作实践以及他们的文化生态,足可以让后人研究品味。这些为鄱阳湖而创作的诗人,直接描写鄱阳湖的诗作,都不失为是鄱阳湖的历史文化印记。把他们描写鄱阳湖的诗作汇聚起来,大可以演奏一部洋洋洒洒、气势恢宏的鄱阳湖之歌,或可还鄱阳湖应有的文学本位及其所独有的文化生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