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环鄱阳湖地域著名诗人行绩考论(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鄱阳湖学刊》2014年第 余和生 参加讨论

    七、“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的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自幼聪敏好学,贞元年间考中进士,授官秘书省校书郎,历任翰林学士、左拾遗、中书舍人、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忠州刺史等职,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官终刑部尚书。白居易与元稹同为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传统和杜甫的忧世精神,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老妪能解,流传甚广,对晚唐以后的诗人影响极大。唐元和十年(815)被贬为江州司马,就此与鄱阳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湖亭望水》,写的正是鄱阳湖风情: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12](P1280)
    南湖,指鄱阳湖南部,在今江西九江与鄱阳之间。鄱阳湖自星子县瓮子口以南为南湖,以北为北湖。诗人首先交待自己游湖的情境,久雨初晴,湖水大涨,北客南来,自然倍感新奇。中间四句即描写湖景,时值傍晚,夕阳西坠,似乎沉入湖中,但却留下了满天红色光影,这时湖风停息了下来,澄碧的湖面一片平滑,浩阔而晶莹。放眼望去,由于久雨导致湖水大涨,淹没了原先的湖岸,人家少而船舫多,正见水乡特色,也是湖水大涨后的独特景况。诗人正是抓住久雨的情境,写出鄱阳湖水涨的特点,展现出浩渺壮阔的景观。面对这无比浩阔的湖面,使人顿生空寂落寞之感,诗人又是独自一人来游,自然难免独游之叹了。
    又有一首《彭蠡湖晚归》:[12](P1327)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写的是彭蠡湖天色已晚,水边的桃花都透出春意。鸟儿渐渐飞远,变成很多的白色的点,红色的落日正好落到剩一半。为什么要做迁徙的客人呢,没有多少劳作,却落得一身病。如果来到这儿眺望,很少有不忧伤愁楚的人。白居易被贬到浔阳之后,在政治上逐渐走向消极,他抵湓城不久,即于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建一草堂。这个草堂,前有奇松数十株、修竹千余竿,青罗为墙板,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詹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真是贬官闲居的好地方。四年之中,他往往是春游东林寺,秋登浔阳楼,或访陶渊明故宅,或观石门涧瀑布,或攀香炉峰顶,或闻鸟语泉鸣于遗爱寺,或乘风踏浪晚归彭蠡湖,尽览浔阳诸胜,留下诗文一百余篇。
    八、“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的苏东坡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他写过一首《过都昌》:[13](P2666)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春风吹老碧桃花。
    在这首诗中,苏东坡将万家灯火的都昌县城笼上安乐祥和的气氛,置放于烟波浩渺的鄱阳湖上,让人如临海上蓬莱之境。苏东坡原本就是一个具有道家风骨的人,特别佩服和喜欢陶渊明。在黄州做“东坡居士”时,他把在田亩的耕种感受,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相组合,照民歌唱出,并教给农夫们。他自己一边唱一边拿着一根小棍,在牛角上打着拍子。苏东坡在惠州与海南期间,还完成了和陶诗一百二十四首。由此,我们不难想见,一个非常热爱田园风光的诗人,到了他仰慕已久的诗人陶渊明的故乡,又见到“桃花源”般的水乡,怎不让他触景生情,向而往之?“桃花源”就在眼前,岂奈“水隔南山”,可望而不可及。只有任时光流逝,美丽的“桃源”梦飘落凋零。幸运的是都昌人,有了这首诗,县人颇为骄傲,向外人提及都昌县,脱口而出的就是这首诗。
    苏东坡与鄱阳湖,另有一文不能不提。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离湖北黄州(今黄冈)赴汝州上任,兼送长子苏迈去德兴县,有机会亲临石钟山。这个石钟山,在庐山东北麓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海拔57米,号称“江湖锁钥”。山寺僧人派了两位小童领着苏氏父子,在乱石中拣了几块大石用斧头敲击,发出咚咚的声响,此为石钟山是也。苏轼当然不信,只是笑而不言。当夜,他与儿子苏迈乘小船亲临石钟山绝壁下,进行实地考察。这是一个月明之夜,父子俩看到月影里侧立千尺的巨石,听到云霄间惊鹘的鸣叫与山谷中鹳鹤令人心悸的啼声,发现了石穴石罅同风水相吞吐发出的奇特声响。原来,石钟山下的岩石“中空而多窍”,波浪冲击石洞石穴,水石相搏发出钟鼓之声……苏轼恍然大悟,以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根由。他喜不自禁,月夜归舟,即写出了名文《石钟山记》。后人为感激苏东坡,特地在石钟山建“怀苏亭”,以纪念这位文豪。由于该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文,让更多的人在认识石钟山的同时,也记住了鄱阳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