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个人主义、穿越史观与共同体诱惑——论“网络穿越历史小说”的“三宗罪”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创作与评论》2015年第 房伟 参加讨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长篇小说宏大叙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BZW1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房伟,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穿越”题材是中国网络小说中非常“怪异”的亚类型。“玄幻”可追溯到民国的还珠楼主,“惊悚”有蒲松龄的狐鬼花妖,二者又可共同追溯到古典志怪小说传统,言情、校园、科幻、武侠、黑社会等题材也早已出现。它们借着网络平台,又有了类型化发展。“穿越”比较奇怪。虽然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明代董说的小说《西游补》,也曾出现“时空穿梭”情节,但它其实源于清末民初“乌托邦政治小说”,在西方则有马克·吐温的《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这些小说由于现代性时空的植入,使现代与前现代逻辑发生碰撞,如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陆士谔的《新中国》等。作为类型而言,它既是通俗历史小说的“亚类型”变种,又与言情等类型发生交叉关系。然而,作为普遍的历史消费与现代想象,穿越历史小说又是中国网络文学“独有”的。当下世界文学范围内,恐怕再也难找出像中国这样的“穿越”热情:无数作者和数量更庞大的男女读者,期待逃离现实,在令人咋舌的时空疆域,苦苦地进行“意淫”。女性回到古代成为成功男人追逐的“女神”,男性则改写历史,四方争霸,抵抗外辱,建设现代化强国。正统文学批评家往往嘲笑它的“荒诞不经”,但却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即这么荒诞的东西,为何被大众广泛认可?从个人主义、穿越历史观与共同体想象三个角度,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网络穿越历史小说的发生机制、潜在文化逻辑和精神困境。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种类型化的叙事文学?表面上看,这些穿越历史小说,都属于消费文化发展的产物,反映了类型化的社会接受心理需要,是“感受一下80后、90后所背负的巨大压力,学业、升职、房价、婚姻等,每一样都无法轻松对待,我们应该可以理解这些女孩为什么在面对《步步惊心》时倍感轻松”。①有的学者认为,穿越历史的文化心理,反映了“使人类在文学想象中实现了对自身既定时空规定性局限的超越,体味到最大的精神自由与快乐”。②而从深层次而言,我们却发现,这些穿越历史的小说,实际表现出了中国社会深层次的个人主义与共同体诱惑、历史观念的纠葛。
    首先,网络穿越历史小说,表现出怪异的“个人主义气质”。汉学家普实克认为,个人主义、主观性与悲观主义,是中国新文学的三个基本特征③,个人主义的“发明”,通过第一人称运用、大量心理描写、主体意识来建构,如中国现代文学的发轫之作《狂人日记》。柄谷行人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也提出“内面的人”的概念。然而,个人主义并非仅通过“内面”的自我告白来实现,个人主体与世界的“征服”关系构建的外在主体意识,也是个人主义的表征。考察西方早期现代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有很强的第一人称意识,却没有普实克说的“悲观性”,或柄谷行人的“内面告白”,其主体的外在扩张性非常强。小说有“不断扩展”的世界时空观,“荒岛”成为野蛮世界的象征,与文明世界形成“对峙性”关系,闪烁着经典现实主义清教徒冷静务实的态度、资本扩张的野心与顽强主体意志。西方的个人主义强者谱系,还有伏脱冷、拉斯蒂涅、于连、卡刚都亚等。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只有《子夜》的吴荪蒲、《雷雨》的周朴园等才有类似特点。进入20世纪,当小说走入自身趣味的反动,从通俗文艺上升为高雅艺术,当文艺复兴式的个人主义强者观念被怀疑与悲观所笼罩,荒诞意识、意识流、后现代符号狂欢等概念才流行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