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引诗入庄”:《庄子》评点的文学范式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波 参加讨论

    《庄子》评点滥觞于南宋,繁荣于晚明,清代康乾时期达到鼎盛。《庄子》评点是庄学史上的新事物,它将《庄子》研究从传统注释学转向文章学,开启了《庄子》研究的新纪元。《庄子》评点有诸多贡献,尤其是“引诗入庄”,成功地将诗歌理论嫁接于《庄子》文学批评,建立了“以诗论文”的散文诗学批评范式,开拓了《庄子》研究的新境界。
    引入诗学审美范畴
    诗文互融是文学创作史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对此一向关注较少,“评点派”恰恰补充了这一不足。在《庄子》评点著作中,评点者大量引入诗歌审美范畴来赏析《庄子》。
    其一,“奇”。这是评点中用得最多的一个审美范畴。评点者认为,《庄子》“意奇,文奇,事又奇”(刘辰翁语),又引入“神”、“怪”、“俊”、“诡”、“警”、“隽”等质素丰富了“奇”的审美内涵,使《庄子》字法、句法、章法之“奇”的诗性特征得到了充分的揭示。其二,“趣”。明人释德清《庄子内篇注》说:“言虽戏剧而心良苦矣,此等文要得其趣,则不可以正解,别是一种风味,所谓诗有别趣也。”“诗有别趣”是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的观点,释德清将其引入《庄子》批评,意在说明解《庄》要得诗趣。其三,“画”。评点者认为,庄子的文章善体物情,富有“画”境。如林希逸《庄子口义》中评《马蹄》篇说:“分明是一个画马图。”刘辰翁评《齐物论》“地籁”一段文字:“‘翏翏’一语,便有描摸,其下不过山林二物,举其概甚疏,杂以七八‘者’字,而形与声若不可胜数,妙在‘于’、‘喁’一语,映带前后皆活,重出愈奇,‘调调’、‘刁刁’又画中之远景,形容之所不尽也。”文中有“画”,富有诗意。其四,“味”。评点者认为,《庄子》语言有“无穷之味”(林希逸语),而“味”又有“滋味”、“讽味”、“风味”等(刘辰翁语)美学特质,较好地揭示了《庄子》语言蕴味无穷的诗性特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