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从四方新声到弦索官腔——“中原音韵”与元季明初南北曲的消长(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 李舜华 参加讨论

    引: 南北曲入乐问题的构想与明初弦索官腔的意义
    “北曲入弦索而南曲不入”,此说实盛行于明代嘉靖之后。当今人据此而引征文献,欲详考金元时期北曲(剧)的搬演形式时;却发现早期杂剧并不是用弦索来伴奏的,而南曲也并不是不能打入弦索而歌,从而引发了诸多的疑问。[4]然而,由于材料的不确定性,进一步的阐发却往往语焉不详,一些研究者甚至指斥明人的“北曲入弦索而南曲不入”说不过是梦话而已。显然,这种静止地罗列材料,甚至断章取义式地择拣出若干伴奏乐器,本身即存在问题。
    确切而言,关于南北曲的“入乐”其实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5]主要经历两大阶段:(一)自南宋金元南北曲发生以来,至明初弦索官腔的形成。这期间又可分为:1.早期杂剧戏文均以笛、鼓、板伴奏为主。2.北曲的清唱开始加入弦索,这一过程应与北曲进入城市,尤其是教坊相关。3.南曲在进入城市、进入教坊后,在北曲影响下也开始加入弦索,南北合套应该是在南北曲共同供唱于教坊之后发生的。这一过程最终是在明初完成的,时人称之为弦索官腔,主要行于各级教坊之中。4.在教坊弦索弹唱的影响下,北杂剧与南曲戏文的搬演可能也先后加入弦索,只是具体时间与具体形态已无法确定。尤其是南戏,即使在搬演过程中有弦索加入,恐怕亦非常态,甚至也可能只是戏剧搬演中所穿插的弹唱。(二)自明中期迄清中叶,南北分途,一入弦索一入箫(笛)管。这一时期亦可分为三段:1.正嘉之时诸腔并兴,文人雅士纷纷以辨体考音为己任,南北辨体也日趋严格,“北曲入弦索而南曲不入”说因此而盛传。2.南曲伴奏弃弦索而取箫(笛)管,这一以入箫管为主的新乐始用于清唱,次播于搬演,遂迥别于北曲。当然,这一以箫(笛)管为主断非回到早期的箫笛伴奏,而是南曲日益雅化的过程,与北曲入弦索相似,只是取径不一而已。3.与此同时,民间弦索新声大兴,由北而南,即所谓弦索调、弦索时剧等等;相应,在南曲雅化的影响下,关于北曲弦索的考辨也日趋精严。
    问题是,为什么明代嘉靖以后,“北曲入弦索而南曲不入”一说如此盛行,也就是说,当时文人雅士的考音定律,以及种种南北辨体,究竟是在何种背景下发生的?这一“入弦索”如何理解?或者我们首先需要追问的是,北曲究竟何时开始打入弦索?所谓北曲入弦索,仅指清唱而言,还是已用于杂剧的搬演之中?根据现有材料,我们最多只能证明以弦索清弹北曲在金元已经盛行。然而,不论此时南北曲——无论清唱还是搬演——是否已经有弦索伴奏,但大规模考定音律、制定腔调,当始于入明以后,尤其是永宣时期。明初,在上有教坊司,在下则有王府之乐司,共同制造了一种弦索新腔,以适应以宫(藩)廷为中心的教坊演剧的需要,这就是后人所谓的弦索官腔。确切而言,自金元迄明初,将南北曲打入弦索,这一过程本身还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一者处于民间自发的状态,二者集文人乐工之力,考音定律,固定腔调,最终以官方的名义加以认可,并广泛推行。前者属于当时的弦索新声,后者则属于考音定律后的弦索官腔,彼此间有明显的雅俗之别;而后者方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弦索”。这一“入弦索”与元明人所积极鼓吹的“成乐府”其实在根本上是同一个概念,一个重声,一个重辞,彼此相辅相成,而包含了特殊的礼乐内涵。嘉靖以后种种“北曲入弦索而南曲不入弦索”说亦然,它不过是在晚明戏曲复兴这一新情境下对弦索官腔的一种反动,以复古乐思潮的复炽为背景,并由此展开了新一轮的考音定律。
    可以说,金元之时是否北曲已经打入弦索,这一弦索是用于清唱还是用于搬演并不重要,关键还在于明初弦索官腔的形成。关于明初具体的演剧政策、具体考音定律的史实以及明初教坊的演剧,笔者已有论述。[6]这里尚需进一步追问的是,明初弦索官腔的形成,这一真正意义的“入弦索”,究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其间隐含了怎样的理论取向与精神内涵,其曲史意义又如何?
    这里,我们需要重新追溯南北曲发生的历史径路。[7]简言之,唐宋曲乐一脉相承,亦以弦索音为主,自北宋灭亡后,遂分南北两途发展,北上者发展迅速,遂先后有金院本元杂剧,日新而月异,是为金元之弦索;南下则雅俗分途,一方面词乐日趋精雅,并渐次以琴箫之音取代原有弦索之音,姜夔的考音定律是为显例;另一方面俗乐则发展缓慢,始终处于宋词益以里巷歌谣的阶段,遂多存古貌,[8]料得乐器也尚处于鼓、板、笛阶段。此外,原北宋弦索之音亦仍在流传,只是渐染地方俗音(南音化)罢了。自元一统以来,南北混一,四方声调大兴,一时管弦之中,新声迭起。这一新声,不仅包括北曲弦索在南北各地的新变,也包括南曲在北曲影响下的日渐繁兴,这一南曲反过来开始渐次侵入弦索——诸如原本仅以板、笛伴奏的南曲也开始打入弦索、弦索中南北合套的发生、北曲弦索的南曲化等等,大约都涵括在这一过程之中,相应,是南曲伴奏中箫、笛的发展,甚至弦管的渐次合流。也就是说,元末曲坛出现了与明代中期相同的契机,那么,此时的曲坛将何去何从,或者说,南北曲将如何进一步消长?这之间具体的演变进程已经无法明了,我们只知道,待到明代初年,弦索官腔开始兴起,这一官腔一以中原雅音为正,复以北曲为正,兼采南曲,自上而下,一统天下教坊;元统一以来日益繁兴的四方新声,无论南北,至此忽然消歇下来。
    仔细推衍,也许这一变迁不得不追溯到《中原音韵》的出现。元泰定年间,周德清撰成《中原音韵》,此书的撰写在曲学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令人惊诧的是,周德清等数人在江西吉安一隅的考音定律,却直接预言了元明之际曲坛的最终走向。金元以来,朝野上下几乎都卷入了对“(成)乐府”的孜孜考求,周德清不过其中一支而已;然而,这一场深刻的文学变动,最终在明初却走向了一场悖论,从中折射出极为复杂的历史背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