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中国古代特殊的学术环境中,文学文献多数脱胎于经史文献。经史文本与文学文本,都具有“完整性”与“碎片化”特征,使“原始文本”不断衍生出许多层次的“次生文本”,从而造成了文本的“不可靠性”。但是,文本的“可靠”与“不可靠”,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于文学而言,“完整性”与“碎片化”,恰恰是文学文本产生的主要动因。文学文本的研究,自有其特殊规律,“不可靠性”,并不妨碍文学研究的进行。 关键词:完整性 碎片化 经史文本 文学文本 不可靠性 作者简介:孙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民国孙德谦曾提出“古书之中,有同载此事而其义则各异者”、“古人立言,各有宗旨,得其宗旨,则文虽从同,用意各异”(《古书读法略例》)等说法,这实际上涉及到雷同文献在古书不同文本中的意义问题。由此出发,我们可以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文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先唐文学研究,往往面临文本问题。原因无他,主要是文本的作者与成书时间存在很多争议。文本的“不可靠”,当然不能妨碍我们的学术研究。但如果总是依赖“相对可靠”的文本,我们又不时对自己的研究忧心忡忡。文本选择上的举棋不定,似乎除了放弃研究之外,别无他途。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研究成果仍然层出不穷,文本的再解读、再阐释仍然不断增加。这说明,学术研究自然有一套对付“不可靠”文本的规则。 古代文学研究者经常提倡方法论上的学科“融通”与“打通”,这未尝没有道理。但是,考虑到古代(尤其是先秦两汉时期)经学、史学具有相对的界限,而文学尚未完全脱离经史文本的事实,开展先唐文学研究,还是应该注意到三者的区别。从当前古代文学与文献学的实际研究情况看,“诗”与“文”的研究范围,基本上涵盖了经史子集的大部分作品。从书面文学的角度考虑,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文本的来源,往往与四部文本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先唐文学研究而言,本时期的文学文本主要来源于经史文本。本文即从文学文本与经史文本的关系入手,考察文学文本产生的过程与发展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方法论问题。 为方便研究,我们有必要对几个概念加以说明:所谓“经史文本”,主要针对的是中国传统“四部”意义上的经部与史部文献文本;所谓“文学文本”,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四部”分类概念产生之后中的“集部”而言。所谓“完整性”主要指的是在“原始文本”基础上,后世通过不同手段对文本进行的意义演绎、信息层累、材料增益等造成的文本再解读、再构造现象;所谓“碎片化”,就是后世在“原始文本”基础上,通过删减具有时代色彩的细节,保留具有时代共性价值的“意象”,从而符合后世文化需要和现实价值的文本再创造。二者都带来了“次生文本”问题,且可能存在两个向度:一个是文本构成上的“完整性”与“碎片化”,一个是文本内部材料使用上的“完整性”与“碎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