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查问卷的一般统计 由于高三学生具有相互可比性,以下的统计材料来自河南大学附中(以下简称“附中”)高三11班46份,开封十五中(简称“十五中”)高三10班50份,萧县中学(简称“萧中”)高三6班50份,淮北开渠中学(简称“开中”)高三4班、高三5班105份,南通平潮中学(简称“平中”)高三1班、高三3班、高三6班、高三10班190份,共计441份。适当地采用南通紫琅中学(简称“紫中”)初中部的材料作为附件。先不将调查数据用在深入分析上面,是本总结的特色。因为一般的统计数字我们这个课题组可用,其他人也可用,应将它先公开出来,这本身就是项目成果之一。 1.学生最喜欢的现代作家与相对不喜欢的作家的调查(简称A卷) 列出29名现代经典作家名单,由被调查者划最喜的四人、相对不喜的二人。结果是:附中最喜鲁迅25票,冰心16票,朱自清14票,巴金14票;不喜端木蕻良18票,林海音6票。十五中最喜鲁迅23票,朱自清21票,徐志摩19票,沈从文16票;不喜端木蕻良11票,冰心8票(鲁迅7票,在不喜作家里列第三位)。萧中最喜徐志摩27票,鲁迅21票,朱自清18票,冰心16票;不喜端木蕻良16票,鲁迅9票。开中最喜鲁迅63票,冰心62票,朱自清56票,老舍47票(徐志摩46票第五);不喜端木蕻良52票,牛汉17票。平中最喜鲁迅125票,冰心87票,老舍73票,朱自清62票;不喜端木蕻良64票,胡适36票。 以上的统计各校之间差异甚大。鲁迅既是最受欢迎的作家,在两个学校里又被列为不喜的作家,令我们吃惊,也是意味深长的。较稳定被爱戴的现代经典作家是鲁迅、冰心、朱自清、徐志摩、老舍等。端木蕻良得“不喜”的票高得离谱,估计是中学生对他太不熟悉。 如打乱学校将29名作家按441张问卷排序,“喜欢”的情况又是另一番风景:鲁迅257,冰心195,朱自清171,老舍160,徐志摩157,巴金110,郭沫若100,沈从文88,余光中78,艾青49,闻一多47,汪曾祺41,郁达夫38,丰子恺36,臧克家33,戴望舒31,曹禺30,茅盾28,孙犁26,杨绛20,林海音16,胡适14,端木蕻良13,何其芳7,牛汉5,聂绀弩4,穆旦3,陈敬容3,丁西林1。这当然与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尽相当,却大体上也有中学生自己的道理。几票之差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有数点可以注意:鲁迅是遥遥领先的;前十位学生喜爱的大作家中有一位是健在的余光中,从下面其他调查可以知道这绝非偶然;十名以后的作家中,汪曾祺、臧克家比预料要高,曹禺、茅盾、胡适比预料低;端木蕻良并非最后,他之后排有6位;最后的丁西林也只能说明学生读他的剧本太少,而且现在是人们耍笑得势的年代,纯正的讽刺或幽默必受冷漠,不被欣赏。 2.学生认为对自己作文帮助最大的现代作家的调查(简称B卷) 还是这29名经典作家,划出5名。此调查本与前一问卷一样,换个问法之后,学生会接受不同的暗示:认为“作文主要是语文工具的运用”(思想型作家并不一定最好),与认为“作文是人文精神和语文工具综合体现”的,就会填出不同的作家来。这样就可与第一份调查比较,看所指经典作家的差别。结果是: 附中前五名作家是鲁迅25,冰心25,朱自清22,徐志摩18,老舍15。冰心、朱自清的二、三位不变,但票数与鲁迅相等。同样的被调查者在“帮助作文”的背景下显著地升高了冰心、朱自清的位置,而鲁迅仍是25人投他,一个没有增加没有减少。 十五中的五名是鲁迅23,朱自清23,徐志摩21,老舍19,冰心17,余光中并列17。极有趣的是鲁迅也是一个不增一个不少全班23票,而其他五名作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萧中前五名是徐志摩27,鲁迅24,老舍并列24,朱自清23,冰心21,郭沫若19。此校前一种调查本来就是徐志摩第一,鲁迅第二,这里不变。而老舍大大提高,与鲁迅并行。郭沫若的第五位倒是没有料到。 开中的五名是鲁迅79,朱自清73,冰心70,老舍51,巴金46。与自己前一调查比,普遍都提高了,而巴金提升至可与徐志摩抗衡的程度(徐为42票第六)。 平中前五名是鲁迅123,冰心118,朱自清95,老舍94,巴金87。与开中非常接近。与自己比,将老舍有助写作的位置提高了。 441份问卷的经典作家排序与前相差不大,这里就不罗列了。对于中学生来说,鲁迅的位置基本没变,而冰心、朱自清、老舍、沈从文、徐志摩、余光中都被适量提高。为何对他们喜爱有加,我们将在下一节依据调查再来讨论。有些作家如萧红、赵树理、张爱玲、金庸等所以没有进入表格,是因2008年的“人教版”、“苏教版”教材里他们都不突出。有的学生在调查中提到为什么没有金庸,但也是极个别的。 3.对7部进入教材或指定为课外阅读教材的现代文学经典的调查(简称C卷) 这7部作品分别是问被调查者,你最喜欢哪一部?绝大部分同学答一部,但也有答两三部的,均为有效答卷。结果见表1。 按照总排序,第一至第七为《阿Q正传》《围城》《雷雨》《骆驼祥子》《家》《女神》《子夜》。单看《阿Q正传》和《围城》,鲁迅虽然仍能独占鳌头,但已受到很大挑战。单看每一学校,五校里已经有三校的《围城》喜爱者超过《阿Q正传》。此外,《雷雨》的作者在前面的作家调查中都排在后面,却在这里超出了老舍和巴金,可见万万不能将问卷的结论做简单化看待。 4.进一步对55篇进入教材的现代文学作品进行调查(简称D卷) 这55篇作品问其中哪5篇是你最喜欢的?哪3篇不喜欢?下面分两个表格来表示,第一个是关于最喜欢的5篇作品调查结果(见表2)。 被推为前五名受欢迎的现代文学课文是《再别康桥》191票,《乡愁》115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02票,《茶馆》92票,《边城》91票(《小橘灯》90票,与前面第四、第五名没有什么差别)。将作品调查与前面的作家调查仔细比对,可引出许多可供讨论的问题。 第二个是关于不喜欢的三篇作品的调查结果(见表3)。 按照原先想要知道学生最不喜欢作品是什么的调查目的,恐怕要有所失望。因为从前三名的《三块钱国币》51票,《吆喝》并列51票,《我若为王》41票,《土地的誓言》37票的情况看,提供出来的一些分析线索是有的,但学生对作品不熟的主要原因不可排斥。此表更大的意义,是那些在前表颇受欢迎的作品,居然如《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天上的街市》《雷雨》《边城》《雨巷》等,都有20以上的不喜欢票。《再别康桥》在第一表中以191票夺魁,但在第二表中竟也有11张反对票。这有点意思。 5.对已被学生遴选出最受欢迎的五篇现代文学教材,再做重复调查(简称E卷) 这次补充调查比较集中,只调查南通的平潮中学(重点学校的高三学生)和紫琅中学(非重点学校的初三学生),问卷仅列《再别康桥》《边城》《雷雨》《茶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篇(部),依据的是前几次调查中得票最高者。凡喜欢者画勾,数目无严格限制,但要说明喜欢的理由。学生大部分勾一、二篇(部)。结果如下。 两个学校初高生的差异十分明显,比如初中生参加调查的人数要比高中生少16人,但喜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人数却多,投票的绝对数字是20:14,可见鲁迅此文少年更喜欢。另外是绝非巧合,五篇(部)作品的排序,初高生却完全一致。至于同学们说明的理由,将在下一节分析问题时加以引用。 6.关于学生对现代文学教材人文内容哪些最感兴趣的调查(简称F卷) 这个调查设计有些生硬,但我们也没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现在的问卷是这样:现代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人文内容,你觉得对你做人最有作用的是什么?请在“个性自由”、“爱国主义”、“现代精神”、“民族文化传统”、“人与自然保护”、“独立思考”、“尊重妇女儿童和别人”等你认可的项下打勾,可打1个到4个,也可在括号里填上没有列上的内容。结果如下表5。 这个调查里面,“个性自由”与“爱国主义”相伯仲的关系最发人深思。五个学校中有两个学校“爱国主义”被认为是人文内容第一位的,三个学校将“个性自由”排到“爱国主义”的前边。但441票的总数,“爱国主义”略略超出,仍是第一。这很有点意思。“环保”是倒数第二,“妇女儿童”是倒数第一。“现代精神”是最大而化之的概念,应不应该自立一项都值得怀疑,但学生填得很踊跃。 7.关于现代文学教材的语文内容调查(简称G卷) 这个调查做了两次。第一次是设五个有对立面色彩的语文项,计(1)“文”“白”;(2)“欧化长句”“口语短句”;(3)“繁”“简”;(4)“平实”“绚丽”;(5)“爱背诵”“不爱背诵”。让学生选择。结果见下表6。 在这个表里虽也有个别学校“文”会胜“白”,但总体来说中国现代白话的优势,学生们还是倾向于“白”胜“文”,“短句”优于“长句”,“简”比“繁”强,等等。但是到了后两项,调查毫不含糊地告诉我们,“平实”与“绚丽”共舞,“不爱背诵”的人敢于勇敢地说出,而且168:221也足够形成潮流了。 为了减少“语文”类调查过于抽象的毛病,不具体也就吃不准大家对概念的理解有多大的差距,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调查。这次补充问卷也是发给南通的平潮中学高三生和紫琅中学初中生的。问卷选择了8篇节选的文字,分别是第一组《谈生命》(冰心)、《边城》(沈从文)、《荷花淀》(孙犁)、《济南的冬天》(老舍)四篇,第二组《故乡的野菜》(周作人)、《鸟声》(周作人)、《沙滩》(废名)、《五祖寺》(废名)四篇的节选段落,提示他们从你喜欢白、简、短句、平实或绚丽的角度(如《荷花淀》的开头:“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或喜欢文、长、繁、深、绚丽的角度(如《故乡的野菜》的开头:“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为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分别勾出喜欢的句篇来。结果见表7。 很显然,总的趋势差不多,中学生都主张学习中国现代语文应以第一组的趋向为佳。但初中生就简单了一点,他们给第二组打勾时比较吝啬;高中学生复杂了,他们有的明确地说出繁杂的长句可以申述较深意思的理由来。平潮学生在具体表达他们对“语文”的看法时,在问卷上留下了自己的青春气息,我们将在下一节讨论这些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