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天、地、水”三界和谐的协奏曲──从壮族神话等看花山岩画(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刘亚虎 参加讨论

    
    壮族“三界三王”神话揭示了壮族一个重要的观念,即雷王就是天上最早的“住民”,亦为天上的至上神,这点百越系统各民族基本一致。南方氐羌、百濮系统各民族大都有具绝对权威的天神,如彝族的格兹天神、佤族的木依吉等;百越系统各民族则无很明晰的此类角色,在天上占统治地位的就是雷王。(同时在一些神话中,只谈到天地两界两王而忽略了水界图额(龙),这或许认为雷王可以上蹿下跳、升天入水,从而将雷王与图额(龙)合二而一了。)
    神话里,雷王突出的功能就是控制雨情。从生活层面来看,雷和电由于其震耳的声音、眩目的闪光而容易引起原始初民的神秘感、畏惧感,还由于它往往与风雨先后或同时出现,而使人们认为是司风司雨的神秘力量。与壮族同源的布依族神话描述,雷王怒吼就会响雷,眨眼就会闪电,哈气就会刮风,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动感、活泼的雷王。
    百越系统各民族大都经营稻作,雨水歉与足与作物生长息息相关,故大都有悠久的雷神祭祀的传统。古骆越先民制造的一些铜鼓,主体纹饰是云雷纹,形似古“雷”字的回形,称为“雷鼓”。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云其功能:
    雷人辄击之,以享雷神,亦号之为雷鼓云。雷,天神也。……以鼓像其声,以金发其气,故以铜鼓为雷鼓。
    “以鼓像其声,以金发其气”,似乎有点像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指出的模拟巫术。如果成立的话,骆越先民当以击鼓模仿雷鸣,在祭祀的同时施行巫术,以“通过模仿就实现任何他想做的事”( 3),这里就是通过模仿雷鸣以引出雷鸣,进而引出降雨。
    百越系统先民信奉雷神,在古代文人作品中也有反映。唐代柳宗元到当时还是蛮夷之地的柳州当刺史,曾亲自到当地蛮夷相传为雷神栖身的“雷塘”祈雨,并写下《雷塘祷雨文》,称颂雷神“风马云车,肃焉徘徊,能泽地产,以祛人灾”;祈祷雷神“腾波通气,出地奋响,钦若成功,惟神是奖”。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亦载:
    广右敬事雷神,谓之天神,其祭曰祭天。盖雷州有雷庙,威灵甚盛,一路之民敬之。……圃中一木枯死,野外片地草木萎死,悉曰天神降也,许祭天以禳之。
    由此可以肯定的是,作为稻作民族,祭雷当为古代壮族先民最常见最基本的与自然相关的祭祀活动。
    此外,在壮族以至整个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中与雨相关的还有另一个重要角色——青蛙。
    中国神话里,最早与蛙联系起来的形象可能是女娲。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释“娲”曰:“从女,呙声,古蛙切。”似与蛙有某种关系。女娲神话流传地之一陕西骊山附近的姜塞新石器遗址,近年来出土不少盆壁上有写实蛙纹的彩陶。人们认为,这些蛙纹是氏族图腾或其他崇拜的标志。这里至今还流行一种叫“裹肚儿”的衣物,旧时是一个人从出生满月到结婚大礼以至老死入殓都不可或缺的东西,它正面绘制着以蛙为中心的图案。人们把这些文物、习俗与女娲神话结合起来,认为远古时期女娲可能是母系氏族社会里一个以蛙为图腾的氏族的女首领。( 4 )可以佐以旁证的是汉代女娲伏羲画像里,女娲多持月轮,月中有蟾(也即蛙)。这大概也为女娲与蛙有某种特定关系的遗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