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天、地、水”三界和谐的协奏曲──从壮族神话等看花山岩画(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刘亚虎 参加讨论

    “三界说”并不是壮族独有,北方民族神话也有“三界”, 蒙古族“三界”是神灵世界、人类与动物世界、死神与魔鬼世界。壮族“三界”更具自然形态,而尤其是,在壮族神话里,“三界”掌控者雷王、 布洛陀、图额是同一个圆蛋里生出来的三兄弟,具有亲缘关系。这一情节,标示了壮族先民世界观一个重要的定位,即人类与自然是兄弟。可以认为,这是壮族传统的追求“人与自然亲密接触、和谐相处”观念的思想源头。
    这一类观念的形成,当与壮族先民栖息环境、谋生手段有关。百越系统各民族身居丘陵平坝、海滨水乡,从事农耕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如 《史记·货殖列传》载: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
    这样的“饭稻羹鱼”, “火耕水耨”, 老天眷顾,自然恩赐,故壮族先民与自然的关系也比较亲密,容易产生这一类神话与观念。
    “石蛋”说除了显露鸟崇拜以外,还体现了壮族先民对石、对岩洞的崇仰。壮族人民栖息的桂西地区山多岭多,尤其是遍布喀斯特地形,生成无数岩洞。早期先民往往利用岩洞遮风避雨,如《隋书·南蛮传》所说:
    南蛮……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
    由此,壮族先民产生对石、对岩洞的崇仰之心是很自然的。同时,桂西岩溶地区石山拔地而起,石山岩洞又往往有地下河,构造奇特,境界层叠,这样的层叠结构也启发了壮族先民天、地、水三界的宇宙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