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贾平凹何以抛弃性书写?——兼评贾平凹新作《带灯》(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山花》(贵阳)2014年第2 周明全 参加讨论

    三、贾平凹放弃性书写的动机初探
    《废都》出版后,不仅评论界、读者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官方也随即作出回应。1994年1月20日,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下达《关于收缴〈废都〉一书的通知》,通知指出:“该书出版发行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废都》一书对两性关系作了大量的、低级的描写,而且性行为描写很暴露,性心理描写很具体,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书中用方框代表作者删去的字,实际起到了诱导作用,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坏的影响……我局对北京出版社出版《废都》作出以下处理:《废都》一书停印、停发,并不得重印,凡已印刷而未发出或者在图书市场上销售的,必须全部收缴;没收北京出版社出版《废都》一书的全部利润,并加处二倍的罚款;责成北京出版社就出版《废都》一书写出书面检查,对《废都》的责任者作出严肃处理。”(15)因写性遭受到知识界、批评界,甚至官方如此严厉的批判和处罚,在近二十多年来,实属少见。《废都》事件后,贾平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是再晚出版几年,就没事了。但这个事件,对贾平凹的性书写,还是有了很大的影响,2005年,借新作《秦腔》出版之机,贾平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坦言,《废都》事件后,他对性描写开始谨慎起来。此后的诸多作品中,虽然也写了性,但较《废都》就显得克制多了。
    2011年出版的《古炉》,贾平凹笔头就开始变得很干净了,到2013年的《带灯》,贾平凹完全放弃了性书写,我想,这并非偶然或者贾平凹刻意为之。这和古代、八十年在文学作品中写性一样,也有着社会变革的因素。在中国古代,三妻四妾,妓院林立,要得到性并不难,但因媒介形式少,要在文学艺术中直观地感受性,寻求感官刺激却相对很难,如此,性文学、春宫图方能大行其道。但如今却不一样了,媒介形式多样化、多元化,声光电、3D,从性刺激的角度讲,远比文字更具冲击力和刺激感,而且上网,很短的时间就能下载一部,何需费时费力去读小说?六十多岁的贾平凹,也算看清了时代巨变,顺势而为了。
    小说离开性之后,作家就要寻找新的小说动机和线索,这才是最重要的。在之前,性几乎成了拉动小说叙述的主要动力,就像一个人必须以车代步,离开车子不会走路一样。离开性描写的小说就要真正学会用脚走路,寻找生活的本质、人性的本质去作为小说的动机和线索。
    没有性的干扰,《带灯》整个叙述也显得平和了,同时,小说抛弃了过去贾式小说过于浓重的戏剧味道,呈现出生活本身的味道,接地气。小说不是戏剧,生活是平和的,没有那么多戏剧情节的。每天都是相似的日子,这才接近生活本质。比如《带灯》,推动小说叙述的,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从《带灯》中看得出,贾平凹不再喧哗地唱“秦腔”了。同时,没有性的推动,带灯这个人物的形象显得更加饱满。
    中国受戏剧影响较深,小说太重戏剧效果,也就是太强调冲突,所有铺垫,都是为高潮而去,其实,这样反而破坏了小说的真实感,给人的感觉是距离生活越发遥远。真正的生活就像一望无际的沙漠,没有起伏,就是有,也是一丘连一丘,相似的沙丘的起伏,无休无止,但是这样的沙漠却是最壮观的。自然界告诉我们,这就跟生活和小说一样的道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也是平淡中显示了美。何况,现在的年代,大家的故事都一样,没独特的,只有心理细微的差别,而这差别最难写,也最见作家真功夫。中国小说家要转型,随社会转型,大起大落的时代过去了,谁的故事都别想打动谁。作家的写作,必须回归到自身,从最微小的思想情感体验着手,而不是编故事哄人,依靠性吸引眼球。这是这些曾经辉煌的作家们唯一的出路,包括贾平凹。作家回到生活里了,想写现实,但是却很迷茫,中国作家都在找路子。我们的小说家,一直功利化地写小说,能发表,抓眼球,有喝彩就行,现在这个路子不行了。他们的制胜法宝,还比不上网络上的段子。
    贾平凹还是静下来了,他是一个修炼到家的作家,他也在寻求出路。性,也不好写了,不再是吸引读者的法宝,谁都知道怎么做爱,到处能看见,不稀罕了。戏剧,大片,甚至网络新闻,都很火爆,谁看小说故事,小说家咋办?要做戏剧、电影、网络做不到的才行。贾平凹一直是领头的,找出路。作家应去解剖生活,解剖人在面对各种状况时的心理体验,这个是人类共同的,才会有共鸣。然后,努力探索出新的小说表现形式。贾平凹在《带灯》中,在小说的表现形式上,亦作了探索,首先,在小说中融入进了“短信体”,这是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贾平凹通过26封短信,把无望中的期望,无奈中的等待都表达了出来,将带灯的心灵世界表达得非常饱满、充分。”(16)整本小说,被无数长短不一的小标题统摄,这让贾平凹在叙述上更游刃有余。同时,《带灯》将贾平凹绘画、书法的功底也很巧妙地融合了进来,比如,小说第149页“向鱼问水”,才130余字,大量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在语言上,《带灯》也极具色彩感。这些,都是贾平凹抛弃性书写后的成功转型。
    如今,再大肆写性,外环境和内环境都不允许,所以要另起炉灶。从外环境来讲,性动力没了,没人稀罕了,过多地写性,还会给人留下格调不高的感觉,不利于作家本人的成长。从内环境来说,贾平凹年纪大了,六十多的人,或许已经活出味了,对啥都不再觉得稀奇。不要排除人性因素,每个作家都一样,这些都要考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