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徐肖楠,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在21世纪初,延续着现代中国文学在1990年代的最后遗风,人们还在畅想瞻望新世纪的文学辉煌,并为此热闹地进行了很多文学研讨,期刊报纸也为此设置了不少专栏板块,但可惜,文学永远是向从前的,不是向以后的,所有的预设和猜想在今天都被证明是失效的。也许,我们回过头去看1990年代的文学反而能获得一些启示。 1990年代是命名兴奋的文学年代,为了显示1990年代的那种文学辉煌及其繁衍,或者为了能让自己把它理解成一种辉煌过程,有人必然会历数那个年代类群命名的繁华以证明那种辉煌:新写实主义、个人化写作、身体叙事、底层叙事……似乎只要能被类群命名和被现象归纳就是有价值的,甚至,为那些现象命名似乎就是为那个文学时代命名,而这些命名似乎就是刻在那个时代纪念碑上的铭文。 虽然一些人引以自豪地为1990年代的诸多文学现象进行类群命名或迎合这些类群命名,但如果把中国1990年代层叠而出的文学类群命名现象看作一种款款而来的文学辉煌标志,或者看作某种更高文学成就的起点,那么现在就应该已经看到了这之后的不断提升,但我们没有看到所憧憬的激动情景,反而在2010年前后看到了这种类群命名的尴尬。 类群命名显示了那个文学时代的功绩。然而,因有了这些被命名的文学类群,就认为它们代表着文学有多辉煌,则是不当的。首先,类群命名是人为的,而且具有任意性,它们主要表达一种主观性态度,类群命名本身不一定能证明被命名类群和现象的价值。其次,被命名类群和现象的价值取决于其能否延续一段时间,能否具有繁衍自身并影响其他文学的核心价值,如果既不能纵向延续,又没有横向影响,被命名的类群和现象的文学价值就是值得怀疑的。 类群命名和代际区分是需要的和有用的,它们可以及时概括和跟随文学的变化,并将其加以层面和阶段的区分。虽然被划分的1990年代文学的诸多文学类群之间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并且在总体上与现实的、整体的、时代的社会风格相一致,但一定的概括毕竟方便了人们去辨认和研究。 我以为,1990年代文学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构成状态和整体精神是相当重要的,它改变了此前现代中国文学的一些根本品质和思想方向,但1990年代文学因繁多的类群命名而笼罩着迷离的光雾,使人们有可能看不清其真实的面目。除了突出当代中国文学系统内的自由写作可能之外,我们并不知道1990年代文学解决了其它什么重要的问题,例如文学的风格、方向、立场、品质等问题依然是混乱而迷惑、偏执而脆弱的。 究其根本原因,恐怕在于中国1990年代的文学传统与之前现代中国文学的宏大叙事传统实行了决裂,但又没有建立起其自身令人信服的信念和立场;并且,由1990年代文学的精神方向和美学品质可以发现,1990年代之后的文学是1990年代所呼唤的文学市场化、商业化的社会机制与文学写作个人化、平庸化的审美机制结合的结果:1990年代后逐渐扩张的80生写作与90生写作直接与商业资本结合以及无限制地放浪恣肆,既是商业资本直接介入并改造文学的结果,也是19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无限放大的结果。 21世纪过去了最初10年,这时回顾1990年代的文学,可能会觉得那些被类群命名所代表的文学繁荣有些空茫。新世纪的最初文学畅想变为2010年前后的文学沮丧之后——沮丧的标志是不得不对80生写作、90生写作以及网络写作有所归顺(不是招安),类群命名的热情和代际铭文的光芒都暗淡下去:原来,最具光芒的仍然是那些经典观念和作品中的文学思想和审美情趣,不管用经典的思想和意趣去套用什么样的类群命名都是无用的。 到了2010年前后,虽然类群命名式的套用被冷淡,但人们对文学也更迷茫了。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中国文学在走马灯式类群命名之后更严谨的诗性情景,反而看到了中国文学更莫名的热闹情景。其中,如果不把那些畅销的、媒介的、制作的作品看作这个时代真正的文学情景,那么,这个时代的文学热闹就会顿时冷漠清寂下来。 也许,这只是因为1990年代文学没有为我们留下清醒而充实的遗产,人们才对文学是否仍能保持其纯正性开始怀疑。1990年代人们争议的多半是:文学是什么样的或者什么样的文学更具有文学效果和意义,现在人们争议的却只是:文学是什么或者什么是文学以及文学的商业效果和娱乐效果怎么样,比如,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以及它的效果怎么样。(最终人们可能发现,这样的争议了无意趣。) 同时,今天时尚文化与新锐写作结为一体的强大风波也反过来证明:1990年代文学传统和遗产是极其脆弱的,因而那种类群命名的辉煌也是茫然的。在这种文学似是而非的情境中,原来的文学专门圈子开始半推半就地与那些商业的、媒介的、制作的作品投怀送抱,这让人怀疑1990年代各自为政的文学类群早已潜在地与这样的非文学性暗送秋波,埋设下今天诸多反文学审美情景的伏兵。 其实,命名写作无非就是一种归类写作,被命名或被归类后,就可能由此出人头地,而在被命名和归类之外,即使进行同样的写作也很难被重视,这就是类群命名之所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原因之一——一种类群命名之下会有人前赴后继地簇拥而上的原因之一。 现在看来,1990年代的文学类群现象并非代表文学的成熟和辉煌,而是表现出一种文学的过渡与生涩,它完成了呼唤和汇集多元文学主题与形式的任务,也达成了摧毁此前文学体系和重建某种文学新体系的目标,它给予当代中国文学令人激动的憧憬与希望,但并未造成文学的辉煌成就与未来价值。 1990年代文学的类群命名看上去显示了那个文学时代的诸多不同,但终其结果,那种类群命名的不同只是表面的不同,其内底里的现实品质具有一致性。要命的,就是1990年代文学类群差不多都不追问为什么形成其自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只呈现,不追问,并由此决定了它们文学品质的某些无差别性。 这些看上去因命名不同而不同的现象具有同一性,正因为它们之间具有一种无差别性,就可能快速地相互层层替代。这些同一文学系统内的现象在快速替代的同时,既相互并列又相互交叠,证明它们是同一文学整体、同一文学品质、同一文学意识的重复表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