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鬼”和“趣”的背后是画出“鬼趣”的用心。罗聘作《鬼趣图》难道仅仅是游戏?其中是否蕴藏着深意?最早是张埙提出了鬼有针砭止恶的作用:“地狱变相有是族,神山忠孝非等伦。”将鬼与恶联系起来,认为鬼存在于地狱中。陆费墀则肯定《鬼趣图》里面的揶揄、寄托,相信罗聘能见鬼:“不信易于画狗马,揶揄叫啸谁能详。怪君两目夜如电,葛蔓幽篁形自见。”何道生题曰:“两峰画鬼有深意,古人漫道画鬼易。”但在其诗集中后一句却改为“世人漫道是游戏”,肯定其画鬼大有深意在。钱大昕也认为罗聘绝非戏笔:“画家草圣难,苦心世莫料。”下注:“龚圣予云:人言画鬼为戏笔,是大不然。此乃画家之草圣也。岂有不肯真画而作草书者。”以罗聘为画家中的“草圣”,并指出其作画的“苦心”。方维祺认为罗聘画鬼乃“儒功最上乘”,具有“觉世”之作用,王国栋搁置鬼神是否存在的问题,直指罗聘画鬼之“婆心”:“可怜一片婆心在,莫把殊形认冥途。”陈毅题曰:“花之寺僧太狡猾,笔写万状扫毫庄。”所谓“狡猾”指的正是罗聘以“鬼趣”让众人猜测其用意,却难以得到明确的答案。这些文人肯定其作画时的“婆心”、“儒功”,不再把它当作游戏之笔。虽然认为《鬼趣图》大有深意,但深意何在,却没有明说。 但有一些题咏则明言《鬼趣图》对现世的针砭,直言其世道险恶的寓意,生出无限的人生感慨。杨元锡读出了文人的落魄:“我将人鬼相绳准,鬼反嬉游人反窘。痛哭英雄落魄时,可怜被鬼揶揄画。”程晋芳读出了揶揄与哭泣:“揶揄盈道路,哭泣以文字。”张世进认为画鬼即画人:“言己托诸鬼,人鬼了不异。”觉罗桂芳借《鬼趣图》嘲讽人世:“一朝薤露歌声起,纷纷富贵贫贱皆吾徒。”“田窦升沉朝暮变,翻手覆手常须臾。”借鬼的口吻讽谕人终将都变成鬼的同类,世事翻云覆手,富贵贫贱无常,芸芸众生却不知晓这个道理。周有声直言罗聘不便于描摹人间百态而转画鬼趣:“人间变态画不得,只有鬼趣堪描摹。”“比来所见当倍之,曷不尽写以补禹鼎之所遗。”并觉得人间丑态甚于《鬼趣图》数倍,罗聘画得不够淋漓尽致。蒋元泰、张曾读出了罗聘心中的牢骚,蒋元泰曰:“知君心事未展施,偶将翰墨描幽姿。”张曾则曰:“罗子牢骚无可写,奇奇怪怪穷冥搜。”肯定牢骚,也称赞其画工。更多的文人则借《鬼趣图》浇自己的胸中块垒。吴照曰:“白日青天休说鬼,鬼仍有趣更奇哉!要知形状难堪处,我被揶揄半世来。”夹杂着人世辛酸的感慨。徐大榕曰:“我向终南求进士,青天莫放鬼群趋。”以鬼来形容世间小人。正如袁灏所题:“人鬼轮回了古今,挥毫展卷绘沉吟。如何日下题诗者,半写胸中块垒心。”题咏者借《鬼趣图》在述说自己的心中块垒,已经和罗聘无关,而是在表达一种意在言外的无奈与悲观。 蒋士铨、周世锦、张问陶每人题诗八首,汪端光填词八首分别题咏了八幅图。描摹更细致,但读出的角度、内容并不相同,却都表达了一种意在言外的对世情的讽谕,有对社会不公、吏治不清的愤慨,有世态炎凉、人性丑恶的喟叹。乾嘉文人也有从技法、佛教方面题咏的,但为数很少。《鬼趣图》更多地触发了文人心中对社会、人世的不满情绪,认为罗聘作画时具有影射的意图。但后世文人过多地强调了针砭、揶揄的意图,而忽略了“趣”本身的奇、怪、有趣。既然名为《鬼趣图》,罗聘作画时是少不了“趣”的,只是在流传的过程中,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我们忽略了“趣”本身,更关注了“趣”背后的东西,很多时候借《鬼趣图》来浇自己的胸中块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