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明代文学社群传世文本发展及其特点(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 张涛 参加讨论

    五、晚明社群科举八股文传世文本之新变
    到了晚明,大明王朝内忧外患,伤痕累累,崇祯帝锐意改革,文社士子参政意识增强,在文社科举八股文社稿编选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一)所选之文须符合圣人之道,这是文社编选社稿最基本的原则与标准,凡不合圣人之道而以佛、道入时文者皆不取,如艾南英在选历科四书文时就说:“其所以离合于圣贤之旨,非独以其文也,盖国家之功令存焉。”“大约据《学》《庸》《语》《孟》之旨以定文。”[18](《历科四书房选序》)从艾南英所言可知,其评选历科四书文所持的基本标准是圣贤之旨,这也是文社评选社稿之目的。而复社更是把“尊经复古”作为社稿编选思想,其目的还是帮助科举士子回到圣人经典上来,以创作出符合圣人之意,具有儒家经世思想的八股文章。
    (二)所选之文表意须确,用词要雅。这是专门针对明代中叶以来,科举文风日趋腐朽而言的。明政府规定以科举取士,其目的也是让文人士子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并从圣人经典中探求治国理政之道。但是,明代科举考试并没有按照统治者所设计的那样达到预想目的,随着科举士子对功名的渴望,以及八股程序文章的流行,承载阐述圣人经义的八股文体越来越走向了可供模仿的程序化道路,士子为学不知本之经术,而是专门攻读模仿“程墨”“房稿”这些八股文范本,词义表示不确,甚至以庄、老之语释经,经术不深,思想既浅,语言则俗,模拟、俚俗之语成为当时八股文的通病,艾南英就说八股文:“隆、万以降,杂以俚矣,方言鄙谚,时有见者。”[19](《今文定篇下》)因而,文社编选科举八股文社稿,首先看科举士子所作八股文表述圣人经义是否确切明了,文旨是否“不悖于圣人”[19](《今文定篇下》),用词是否“雅驯”[19](《今文定篇下》),以成、宏、正、嘉“理确”“词雅”“高简朴淡”之文为师法对象[19](《甲戌房选序上》),并以此作为改变当时腐朽的科举文风的标准。
    (三)编选社稿要有用于新政,并能正天下时文。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帝“既更用二三大僚锐意天下事,始召对部院诸臣俾各陈当世之务”[19](《玉虎鸣序》),主张“崇文敦教”[19](《玉虎鸣序》),强调科举八股文章能有用于世。几社杜骐徵、徐凤彩、盛翼进等人所辑的几社社稿《几社文选》(明末刻本)就是为辅崇祯新政而编,杜骐徵在《几社文选》的序言中说:“明主方建隆业,……恶阘冗之风,下贤良之诏,固将博采声闻,览其讽议,以追古烈于无穷,贤良之士必出方正,方正之气必有切摩,既挟此名以求之。”《几社文选》显然带有辅佐新天子“崇文敦教”的政治色彩。而就在崇祯帝新政的崇祯元年,复社郑元勋,豫章社连城璧、艾南英相互配合评选当年会试中第士子八股文章800余篇,作为天下时文之楷模,以应崇祯帝“崇文敦教”的科举方针,取得“借房选以正天下”的新政目的[19](《玉虎鸣序》)。
    总之,作为独特文学现象的文学社群的大量兴起对文学的影响具有独特性,社群为文人从事文学活动提供了平台,成为社团文人相互交流的媒介;而作为社群传世文本的社稿社刻就为文人提供了发表作品的机会,成为他们宣传社群文学思想的主要阵地,这对转变性灵幽深孤峭文风、形成文学复古思潮起到重要作用,其文学史意义是不容忽略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