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清初姚佺评选《诗源》的时代特色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3年6期 陆林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清初顺治年间姚佺编选评点的《诗源初集》,是清初人选清诗中较有特色的一种。编选者秉持遗民的政治视角,选入和评点了大量的表彰抗清志士、抨击新朝暴政的时人之作,同时能针砭或剖析贰臣作家的有关作品,细腻分析失节者的复杂心态,对晚明和南明的士风和朝政,亦不乏尖锐的批评。选集中的作者,多为选家友人。凡此,构成了选评《诗源》鲜明的时代特色,亦体现了清初人选清诗的独特风貌和价值。
    【关 键 词】姚佺/《诗源初集》/明遗民/贰臣/清初人选清诗/清诗总集
    【作者简介】陆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发表过论文《鲁迅、周作人论金圣叹——明末清初文学与现代文学关系之个案考察》等。
     
    上个世纪末年出版的谢正光、佘汝丰先生编著《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开启了当代学人对“清初人选清初诗”这一宏大课题的注意,近年来甚至已经扩展到整个“清人选清诗”研究。其实,不要说晚清要员徐世昌(1855—1939)民国时选《晚晴簃诗汇》已没有时人选时诗的在场意义,乾隆中期沈德潜选《国朝诗别裁集》也早已失去身临其境的当下效应。只有像姚佺《诗源初集》,邓汉仪《诗观》初、二、三集等顺康前期问世的有关诗选和诗评,才符合这一课题“时人选时诗”的独特内涵。金圣叹晚年写过《同姚山期滞雨虎丘八首》,同时有《同姚山期、阎牛叟、百诗乔梓滞雨虎丘甚久,廿三日既成别矣,忽张虞山、丘曙戒、季贞诸子连翩续至,命酒重上悟石轩,快饮达旦,绝句记之》七首。除了姚山期,所涉为张养重,阎修龄、若璩父子,丘象升、象随兄弟,记载的是旧友新朋于苏州名胜虎丘彻夜欢会的盛况,时间在顺治十八年二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晨①。后五位皆为江北淮安人士,此处专说《诗源初集》的编选者姚山期。
    一姚佺生平概说
    姚山期名佺,不见于今人所编各类人名辞典。广收博采如钱仲联先生主编《清诗纪事》,于《明遗民》卷虽据《明诗综》录其佚诗《闻鹃》一首,然于其小传,亦仅言“字仙期,浙江秀水人”②;谢正光《明遗民传记索引》著录其字号籍贯为“仙期,辱庵,口山贞逸,山期,浙江绍兴”③。两家记载在今人著述中可谓填补空白,然均有可议之处。钱氏云云,当从朱彝尊(1629—1709)《静志居诗话》而来,唯略去“居于吴”三字④,则为不当。谢氏记载姚佺号为“口山贞逸”,源自佚名朝鲜人撰《皇明遗民传》⑤,而该书姚传全不出姚氏编选《诗源初集》“发凡”第五则及《静志居诗话》之外。据《诗源初集》自序落款印章,可知“口山贞逸”实乃“山贞逸民”之讹。至于籍贯绍兴之说,系沿卓尔堪《遗民诗》卷四作者小传之讹⑥,当为嘉兴之笔误⑦。近年出版以著录清人之丰而闻名的《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初版查无其人,再版于《乙编补编》中始有著录,记其籍贯误作江都⑧。下据有关史料,对其基本事迹予以勾勒:
    姚佺,“旧字仙期”,“一字佺期”,后改字山期⑨,号辱庵(《诗源初集》“吴一”卷一大题下署“吴越姚佺辱庵删定”),别署山贞逸民、石耳山人(《西轩纪年集》卷首有“石耳姚佺山期”序,《李长吉昌谷集句解定本》凡例落款“石耳山人姚佺”)、耻斋子(《四杰诗选》凡例落款)。原籍嘉兴,寓居苏州虎丘山塘街,其评长洲郭兆骥《白堤十景》曰:“予家白堤之上,十景皆出宅之左右。……迩年田宅悉为人侵夺,予以出妻屏子,不暇营家,乃友朋深相不平。”⑩白堤,即虎丘山塘街,因白居易主持开辟而得名。他称长洲徐增为“余邑徐子能”(11),友朋径视之为长洲人、吴县人或苏州人。如宫伟镠(1611—?)著录其“字仙期,长洲人”(12),丘象随《春雨怀友》之二诗末小字注“姚山期佺,吴县人”(13),吴绮(1619—1694)亦有《赠吴门姚山期》诗(“吴二”)。看来是原籍嘉兴(秀水)县,而寓居苏州,遂又自称“吴越人”(《诗源初集》自序和各卷多署“吴越人姚佺”撰或删定),看来是把苏州和嘉兴都看作是自己的家乡了。此外,在《诗源初集》的“吴三”署“茶磨姚佺山期删定”、“秦十四”署“石湖姚佺辱庵删定”。石湖为苏州西南郊的著名风景,在盘门外十余里上方山东麓,茶磨山在其旁(14)。平湖沈季友(1652—1698)编《槜李诗系》,便著录其小传为“佺字山期,嘉兴庠生,居于吴”(15)。
    
    姚佺存世著述不算少,时人与之唱和的诗作亦时有可见。但是比较奇怪的是,在这些文字中很少能看到对姚佺家世和年辈的介绍。姚佺天启年间从吴县周顺昌(1584—1626)学,丘氏《春雨怀友》之二第五句“气节自存周吏部”注曰:“山期为忠介公弟子。”《诗源初集》“吴一”周茂兰(1605—1686)《泾南小筑》诗末,姚佺评曰:“此吾师周忠介公筑也。”周顺昌(茂兰为其长子)天启初官吏部员外郎,二年(1622)即告假南归,因忤魏忠贤,于六年(1626)逮京被杀,后谥忠介。既为顺昌弟子,其时当在周氏自吏部乞假归休之后(如果姚佺当时年约二十岁,其生也就在1602—1605前后)。《诗源初集》“豫章三”,首选南昌黎元宽(1596—1675)诗,评语落款均为“门人姚佺识”。黎氏崇祯六年至九年(1633—1636)任浙江提学副使,姚佺自称门人,可能由其拔为诸生(16)。“滇九”禄丰王锡衮(1598—1647)二诗评语亦落款“门人姚佺识”,此人崇祯五年(1632)由翰林检讨任南京国子监司业(17),十年十二月为南国子监祭酒(十三年四月升礼部右侍郎)(18)。由此判断姚佺或曾入南国子监,只是屡试不第,至明末已收徒为塾师。曾编选《天咫楼会课》,崇祯十六年探花陈名夏为之序云:“乃者欲进其文于古人,则以学使者之法,绳其弟子,而兼以自惧。月之朔,集弟子于庭,相向长揖,姚子居上坐,弟子各以序相向而坐。姚子先拟《论》、《孟》诸题,置竹筒中,临期掣一签,令一人为巡,乃宣言曰某题。题既列,诸弟子各伏几案研思,罔敢出声息,有回视侧坐者皆罚。”(19)题目为小题文,所教习者当为童生或秀才。
    姚佺崇祯时入复社,朱彝尊云其为“复社旧人”(20);入清为遗民,“以振兴风雅为己任”(21),从事诗歌编选出版之业。在苏州、扬州等地广结文社,如顺治七年为评选明代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四杰诗”,“自春徂冬,一载告竣”,期间与姜埰等一百七十六人“联社邮筒往来”讨论,并与陈于鼎等十九人结“文游社”,与郑锷等十四人结“康山宝田社”(22)。同时对拉帮结派、彼此交攻的清初江南文坛风气颇为不满,在为友人作序时指出:“若过江以南,凡筑坛坫者,水行火流,林木相栅,蛮氏触氏战于牛角之上,每血地数千里。”(23)序言是要公开发表的,还有所含蓄;在致仁和徐士俊(1602—1681)的私函中,则明言矛头所向:“稔知东南之间,蛮氏触氏战于牛角,血地数千里,其旌旗蔽天,皆书‘慎交’、‘同声’二字。吾老矣,姑岂年少,吾岂可以入其军中?若老成大雅如徐先生者,吾为之执鞭,所欣慕也。……恃吾党素心,愈少愈贵耳。”(24)徐士俊《雁楼集》顺治十一年(1654)序刻本有姚佺序,可参定此函的写作时间。姚佺平生性格孤傲疏狂,自云:“弟于一生甚孤,道心独往,如獐独跳,不顾后群。然世间怨诽,亦不无忧心悄悄。今者荆吴延访,阑入风雅之林,似有起而助我者,庶不畏庸流之詈我、恨我而欲杀我矣!吾道其不孤乎!”(25)即陈名夏所谓“性固喜豪上,又时以多言犯人之怨怒”。如《诗源》“吴一”评徐增《读李太白清平调词书此》,姚佺同情患有软脚病的作者“天笃其疾”,为其缺乏“相赏识者”鸣不平,竟然一语抹倒自己寓居之地苏州城内的众多豪门士绅:“金阊十万朱门,并无有好事载酒而过者,俗哉!”后来江都吴绮《赠吴门姚山期》以“鼓声犹记汉时挝”(26)的狂士祢衡形容之,可见姚佺的疾恶如仇、放言无忌。
    在政治上,姚佺入清后不甘明亡,借出家为掩护,以遗民而逃禅,暗中参与反清事业。即便从事选评,亦往往有着强烈的臧否指向,如顺治中期,与张永贞“同评文文山、谢皋羽《忠孝集》”(27)。他对苏州慎交、同声社的鄙夷不屑、出语尖酸,或源于“吾性简放”(28)的疏狂个性,或与两社中人多热心功名富贵、热衷门户恩怨者有关。徐增顺治九年(1652)咏“姚仙期佺”有云:“义重当年鲁仲连,子房桥上石公编。”诗注云:“弃家披缁,客淮扬、金陵间,世称‘姚和尚’,近选诗。”(29)吴绮《赠吴门姚山期》以“谢翱老去空怀国,张俭名成已破家”概括其思想举止;明遗民余怀(1616—1696)《酬姚仙期》尾联云“莫叹相逢毛发改,荒鸡犹自叫刘琨”(30)。史称鲁仲连“义不帝秦”,黄石公于圯桥授张良兵书抗秦兴汉,东汉名士张俭弹劾宦官而遭朝廷通缉,闻鸡起舞的西晋义士刘琨志在报国,南宋谢翱入元不忘故国为著名遗民……从用典和诗注来看,姚佺在清初乃借僧而隐,四处逃难(31),并似有谋划反清之举。难怪友人评价有关诗作为“要离烈士,伯鸾清高,往往相近。乃至此诗,非独赞‘逸’也”(32)。梁鸿(字伯鸾)入《后汉书·逸民列传》,后借指隐逸不仕之人;要离为春秋吴国刺客,为阖闾刺杀欲伐吴的庆忌。两人并提却侧重在“烈士”义举,可见知者并不只是将姚佺视为不事科举、避居山林的隐士逸民(遗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