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唐宋词统在清初的恢复和重建(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 陈水云 参加讨论

    二、功能:娱宾遣兴与穷而后工兼具
    其实,在清初,文人填词多是把它作为一种抒情达意的载体,它的文学性相对于音乐性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诚如先著所言:“盖宋人之词,可以言音律,而今人之词,只可以言辞章。宋人之词兼尚耳,而今人之词惟寓目,似可不必过为抨击也。”(33)由音乐而文学,由音律而格律,这一文体重心的实质性变化,必然会带来对文体性质和功能认识的相应变化。
    自晚唐五代起,词以一种娱乐性文体,出现在绮筵公子“递叶叶之花笺”、绣幌佳人“举纤纤之玉手”(34)的娱乐场合,它写的是无关大雅的男女私情,甚至还有轻浮浅薄、暗示色情、格调低下的内容,因此,当时对其社会功能的基本定位是“娱宾遣兴”。陈世修说:“公(冯延巳)以金陵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燕集,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倚丝竹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35)至宋初,晏殊、柳永、欧阳修等人亦如是,直到苏轼才打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36),变词之婉媚为高朗,为清壮。“他的革新开发了词被合乐应歌而掩埋遮蔽了的文学属性,在词这一通俗文艺的形式躯壳中,注入了传统诗歌抒发情性的灵魂。使词从酒楼歌肆走向书斋案头,从歌儿舞女之口走向士大夫的心灵深处,成为一种抒情诗体。”(37)这一转变对于词史而言,意义重大,因为苏轼在当时历经人生坎坷,填词自然成为其托怀寄意的重要手段,他的词不但借以抒发人生感慨,而且也寄寓有深沉的社会内容。这一点,到南宋,为辛弃疾、姜夔、吴文英、张炎、王沂孙等所发展,或以美人香草抒怀寄慨,寓其缠绵悱恻的情思;或借咏物怀古托其家国身世之感,表其漂泊沦落之思(38);在这一创作实践基础上,南宋便形成了在后代影响甚大的比兴寄托说,这正是词之音乐性淡化而文学性强化的必然结果。在明末清初,对唐宋词统的恢复和重建,从文学性的角度来讲就是比兴寄托说的重现和流行。
    较早提倡寄托之论的是陈子龙,他不仅要求托深情于闺襜之际,而且还主张以咏物来抒其家国沦亡之感。在清初,进一步发展这一观念的,是追随云间派的西泠、广陵和毗陵诸词派。魏允札说:“古之才人,凡其胸中抑郁不平而不得申,正言之不可,泛言之不可,乃意有所触以发其端,而抒其莫能言之隐也,作词者亦是志而已矣!”(39)曹禾也说:“文人之才,何所不寓,大抵比物连类,寄托居多。《国风》、《离骚》,同扶名教;即宋玉赋美人,亦犹主文而谲谏之义。良以端言之不得,故长言咏叹,随所指以托兴焉。”(40)在他们看来,词是用来抒发作者莫能言之隐的重要载体,吴绮也认为《花间》、《兰畹》实为美人香草之遗,并称吴镜秋《香草词》“寓幽情于湘芷,托骚思于靡芜”(41),周屺公《澄山堂词》“托美人香草之词,抒其幽愤;用残月晓风之句,寄彼壮怀”(42)。因此,他们反对以词写艳情为冶游生活实录的说法,比如陈维崧为董以宁(文友)文集作序谓:“彼夫以香奁、西昆之体目文友者,是岂知吾文友者乎?乱离之人,聊寓意焉。”(43)毛际可为顾贞观花间草堂作记称:“其曰花间草堂者,兼取昔人词选以颜其室,盖有自所寄托,而岂仅以香奁粉泽为工哉?”(44)不仅美人香草有寄托,就是咏物怀古也是有寓意的,朱彝尊在清初刻刊《乐府补题》看重的就是其托意于物的审美效果:“诵其词可以观志意所存,虽有山林友朋之娱,而身世之感,别有凄然言外者,其骚人《橘颂》之遗音乎?”(45)当时,曹贞吉《珂雪词》刊刻行世,是清初词集唯一入选“四库”者,“其词大抵风华掩映,寄托遥深”(46),集中颇多咏物怀古之作,高珩为之撰写序文称:“初读吊古诸作,慷慨悲凉,羽声四起,如逢祖士稚、刘越石诸人;既而读咏物诸作,入微穷变,五色陆离,又若树珠幢于谷王之曲,而百宝麕赴也已。”(47)
    清初词坛重提寄托之论,是对唐宋词统的恢复和重建,也是清初社会的政治高压所致。清王朝在初入中原之际,对汉族特别是江南士人,实施恩威并重又以打击为主的治国方略,从顺治二年到康熙十七年先后推行过科场案、通海案、奏销案等,这几场接踵而至的大案大狱,给那些刚刚跨入新朝的汉族士人以严重的心灵创伤,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自然会蛰伏着无以言说的激愤、悲慨、凄楚,这样在明末重提的寄托论到清初康熙时期便进一步发展为“言愁”之论。康熙十年由阳羡词人编纂成书的《今词苑》,其编者之一的吴本嵩在书前序文中说:“大抵诗贵和平浑厚,虽言愁之作古今不绝,而缠绵凄恻,如诉如慕,莫若诗余之言愁可以绘神绘声。”(48)在这里,词已由宜于托情寄意发展为较之诗“言愁”更为绘神绘声,这种思想向前迈进一步就是“穷而后工”之论了。陈维崧在《王西樵炊闻卮语序》中说:
    王先生之穷,王先生之词之所由工也。……盖已视此身兀然若枯木,而块然类异物矣。故其所遇最穷,而为词愈工。……虽然,必愁矣而后工,必愁且穷矣而后益工,然则词顾不易工,工词亦不易哉!(49)
    这里所说“王先生”,是指清初词人王士禄(号西樵),他曾因科场事蒙遭牵连而被逮入狱,陈维崧说他身经磨砺,对现实生活有了更为切深的感受与体验,所以能创作出表达真情实感的作品,并能达到“愈穷愈工”的艺术高度。其实,陈维崧自己的作品又何尝不是“穷而后工”?他的“狂豪”,他的“疏纵”,便是来自他所感受的明清易代的深沉悲哀,更与他在清初求仕的种种坎坷经历密切相关:“其年年近五十,尚为诸生,学业最富,又目睹易代之时,其一种抑郁不平之气,胥于诗词发之,而词又其最著者;纵横博大,鼓舞风雷,其气吞天地,走江河。”(50)其弟陈宗石更是深有感触地说:“伯兄之词富矣,伯兄之遇穷矣。”不但词富来自“遇穷”,而且词工亦来自“遇穷”:“迨(伯兄)中更颠沛,饥驱四方,或驴背清霜,孤篷夜雨;或河梁送别,千里怀人;或酒旗歌板,须髯奋张;或月榭风廊,肝肠掩抑。一切诙谐狂啸,细泣幽吟,无不寓之于词,甚至俚语巷谈,一经点化,居然典雅,真有意到笔随、春风化物之妙。”(51)“意到笔随、春风化物之妙”,正是由遇穷而来的艺术至境。朱彝尊在《红盐词序》中也说:“词虽小技,昔之通儒钜公往往为之,盖有诗所难言者,委曲倚之于声,其词愈微,而其旨益远。善言词者,假闺房儿女子之言,通之于《离骚》、变雅之义,此犹不得志于时者所宜寄情焉耳。”(52)这里指出词之优长在其能言诗之所难言者,这个所难言的东西就是士大夫“不得志于时”的穷愁。在这一段文字后,他接着说自己“近时情状”,与陈维崧、陈维岳兄弟“坎坷略相似”,“短衣尘垢,栖栖北风雨雪之间”,极度“羁愁潦倒”,这实际上已暗示词最擅长写身世之悲、发不平之鸣(53)。
    自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之论以来,人们比较重视穷愁坎坷经历对诗人创作的激发作用;但是,自《花间集》起,词主要产生在绮筵歌畔、樽前花下,陈维崧所说“穷而后工”之论是就王士禄的创作而发的,陈宗石、朱彝尊之论也是针对陈维崧、陈维岳的创作而发的,其实,他们也注意到这对于词史发展而言并非是通则,特别是相对于诗史而言,唐宋词发展史存在着这样一个客观事实——“达而后工”,唐宋时期许多人品高尚、人生顺达、地位显赫者亦写出了不少传世名篇。尤侗说:“诗能穷人,非笃论也。至于词尤不然。《花间》、《兰畹》所载和凝、韦庄、冯延巳之流,皆一时卿相,而《谒金门》、《小重山》诸阕,传为佳话。……宋子京‘红杏枝头’、晏同叔‘桃花扇底’,《草堂》巨公,并艳千古矣!更有进者,以寇平仲之刚而曰‘柔情不断如春水’,范希文之正而曰‘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欧阳永叔之忠而曰‘无人与说相思,近日带围宽尽’,三公名垂宇宙,不以颣其白璧。由斯以谭,岂惟词不能穷人,殆达者而后工也。”(54)在他看来,穷苦之境使人“穷而后工”,逸乐之境也能使人“达而后工”,问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创作是否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亦即“工”与“不工”与作者写作时的情感状态有关,而作者的情感状态又与其所遭之境遇有关:“文生于情,情生于境。哀乐者,情之至也。莫哀于湘纍《九歌》、《天问》,江潭之放为之也;莫乐于蒙庄《逍遥》、《秋水》,濠上之游为之也。推而龙门之史、茂陵之赋、青莲浣花之诗、右军长史之书、虎头龙眠之画,无不由哀乐而出者。何况于词?”词人遭际不同,其情感亦有哀乐之别,所填之词自然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在尤侗看来,如果不是从词人自身遭际出发,那么其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会“失真”,“使垂绅正笏而述渔樵之话,抱瓮负锄而奏台阁之章,则失其真矣”!(55)“失真”则不可能会有感动人心的效果,当作者处于顺达之境,自然不会去为赋新词强说愁了。朱彝尊亦持有类似的看法,他在康熙二十五年为丁炜写的《紫云词序》中说:“词者诗之余,然其流既分,不可复合。……昌黎子曰:‘欢愉之言难工,愁苦之言易好。’斯亦善言诗矣。至于词,或不然,大都欢愉之辞,工者十九,而言愁苦者,十一焉耳。故诗际兵戈俶扰流离锁尾,而作者愈工,而词则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此学士大夫并存焉而不废也。”(56)对于这段话的理解,学术界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大家比较普遍地认同严迪昌先生的看法:“他如此立论的归结点是‘歌咏太平’,这也就是其后期一再提到的‘六义’、‘元音’的真实意图所在。”(57)朱彝尊这番话是在康熙十八年中博学鸿词科入明史馆之后讲的,他已由一介布衣成为清朝的显贵,这时心态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激愤转而为平和,填词也不免要鼓吹盛世元音了。但是,这一段话也是针对丁炜的《紫云词》而发的,当时,丁炜以按察司佥事分巡赣南道,“构甓园于官廨,且于层波之阁,八景之台,携宾客倚声酬和”,其《紫云词》亦较多和平之音,有歌咏太平之乐。徐J2Y117.jpg《紫云词序》对这一点亦有具体说明,认为《紫云词》是可以用来点缀盛世升平的:“今天子首重乐章,凡于郊庙燕饷诸大典,其奏乐而有声之可倚者,必命词臣豫为厘定,今先生(丁炜)《紫云词》既已流传南北,异日或有如周美成之为大晟乐正者,间采《紫云》一曲播诸管弦,含宫咀商,陈于清庙明堂之上,使天下知润色太平之有助也,不亦休哉!”(58)由此看来,清初词坛出现“宴嬉逸乐”和“穷而后工”的两种声音,与明末清初社会情势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恢复和重建唐宋词统问题的认识上有了分歧或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