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孔门乐教—诗教思想今读(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 徐炼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声,律:孔安国《传》:声谓五声:宫商角徵羽。律谓六律六吕。
    ②我国汉语的语音先天具有音乐性,固定的五个(或者更多)音调与乐音的自然音阶似乎有天然对应的关系。或许就是出于这种原因,古人论乐,似乎认为乐声即是人声的审美化结果。《舜典》所谓“歌永言,声依永”就是此意。《乐记》:“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李清照在《论词》里提到词之作必须协律时也说到词分“五声”和“五音”,很像是指乐声与语音的对应。我国的乐歌(包括戏曲等)的曲调固然须适当顾及歌词语音的声调,然而,如果说古乐之“宫商角徵羽”就是语音之“阴阳上去入”的直接植入,显然是违反常识的(人类世界上许多没有固定声调的语言之民族,却有与汉语民族乐理相似的音乐,就是证明)。但是,这并不妨碍古人从本源的意义上肯定乐之于诗的极端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2]阮元等,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台湾:艺文印书馆,1985.
    [3]许慎.段玉裁.说文解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5]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二十五史.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9]洪兴祖.楚辞补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0]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2]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3]阮元等,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台北:艺文印书馆,1985.
    [14]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5]阮元等,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注疏[M].台北:艺文印书馆,1985.
    [16]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7]二十二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