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通过从讲述环境、讲述意识、讲述行为、讲述内容和讲述风格等层面,对刘德方进城前后故事讲述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故事及其讲述确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讲述环境从自在状态转变为人为情境,讲述意识由自发表露转变为自觉义务,讲述行为从兴趣式的自由发挥转变为看场合式的有意担当,讲述内容从乡土故事到结合传统创作反映新生活的新故事,讲述风格从多种民间文艺样式的交融到混合了都市气息的凝练表达。 被保护起来的刘德方出于各方面的需要,出入各种不同的场合,面对各类不同的听众,他身兼不同的角色和使命,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状灵活处理,这必然也导致他的故事和讲述的类型化、定型化。在哪些场合讲什么样的故事,刘德方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控,一些故事由于重复讲述,因此他创作得更加丰满,一些故事不常讲或基本不讲,他就生疏了,讲起来也比较吃力,有些甚至遗忘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了刘德方和他的故事,一方面他创新故事的应变能力、驾驭故事的操控能力和讲述故事的艺术技巧提升了,另一方面他传承故事的涵盖面则缩小了。 刘德方故事讲述的变化不单纯是他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而是一种以政府行政力量为主导的社会行为,他的背后有诸多力量,包括各级政府、地方文化人、学者、媒体以及听故事的各个社会阶层等。进城后,不仅刘德方在农村养成的生活习惯有一个被迫城市化的过程,而且他的故事讲述也受到了城市生活和价值观念的作用。这种作用明显地反映在他的故事题材、内容、形象以及讲述意识、行为和风格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刘德方在创新故事的时候,并没有抛弃故事传统,他依然要遵循民间故事的基本规则,既迎合环境,又发展传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