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凌彰,中国社科院第三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老教授协会和中国翻译协会的会员,北京印尼邦加侨友会顾问和香港邦华校友会名誉会长。 诗经中有不少以战争或服兵役为题材的抒情诗。这些诗表明我国古代先民具有区分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的思辨能力,也控诉了非正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例如: 一、《诗经•秦风•无衣》 这是描写古代先民同仇敌忾反抗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战斗诗篇。共有三章,第三章节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今译:谁说我们无军服?你我穿同样战裙。大王兴师保国土,维修盔甲和兵器,与你一起上战场!)。 西周末年,西边的犬戎部族攻进周朝的首都镐京(今西安),杀死了周幽王,侵占了周的大半国土。后由秦襄公带领人民团结奋战,打退了犬戎军队。《秦风•无衣》以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用豪迈明快的口吻,热情讴歌人民拥护卫国战争,踊跃参军,积极备战的爱国热情。同时抒写了不怕困难,关爱战友,奋勇杀敌的决心。 二、《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这是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进行弱肉强食的兼并战争的反战诗篇。它以第三人称的抒情方式,多次使用反问句,悲愤地喊出服兵役者的痛苦和抗议。诗的第二章节:“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今译:什么草不会凋零?有谁从来不得病?可怜我们的士兵,难道他们不是人?)和第三章节:“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今译:非犀牛也非老虎,却在旷野里奔命。可怜我们的士兵,从早到晚走不停。)深刻地揭示人人被迫当兵被驱赶着昼夜不停地行军打仗的残酷现实。他们四面征讨而疲于奔命,不要多久就会像小草那样枯萎凋零。同时以旁衬对比的表现手法把士兵与野兽相比,衬托出他们不被当人看待,甚至沦为不如禽兽的奴隶,因为动物还有冬眠休息的自由。他们却远离家乡,无法奉养父母,又备受饥渴劳顿,过着非人的生活。 诗的第四章节:“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今译:狐狸的毛蓬松松,深深钻入幽草丛。军士驾驭大兵车,向前行军大路中。)含蓄地表示士兵在征途中看到狐狸,便引发浓浓的乡愁和面临死亡的困惑。因为古代传说狐狸临死前,必将头部枕躺在小土堆上,以示至死依恋故土,不忘自己的出生地。正如屈原在《九章•哀郢》里所写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全诗没有交代士兵是否战死在沙场或返回故乡,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诗贵含蓄的艺术效果。 三、《诗经•魏风•陟岵》 这是抒写古代先民反对诸侯之间的扩张战争的反战诗篇。魏国在山西运城市南部的芮城县一带,土地贫瘠,统治者又向农民征收双重税,加上诸侯之间连年征战,劳民伤财,致使百姓如牛负重,苦不堪言。后来,魏国于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所灭。 《魏风•陟岵》的第二章节是:“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今译:登临到那秃山顶,远远眺望我母亲。似听母亲说:“哎!我幼子在服兵役,从早到晚不得眠。凡事要小心谨慎,快回!别弃尸外乡!”),全诗三章均以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抒写服兵役者在异乡时常思念故乡的父母和兄长,不知自己能否生还故里,表达了“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心情。同时以互相思念的“对写法”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虚写耳边似乎听见慈母的呼唤,向他再三叮咛凡事要小心谨慎,要及早回家,既表达了彼此之间的相思之苦,又委婉曲折地对生灵涂炭的非正义战争进行了控诉。 上述征战抒情诗对后世的唐诗也颇有影响,例如,王昌龄的边塞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和《从军行》(其四)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讴歌了边防战士抵御外侮,保卫国土的豪迈气概。曹松的诗《已亥岁》:“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则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兼并战争的反思和不满。黄巢的诗《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歌颂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抒写了他们誓要夺取政权,推翻封建王朝的豪情壮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