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正是在这次讲话中,他再次重申:“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段话真实而深刻地道出了文学与人学关系的四个维度:文学需要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根本,以人为目标。文学本身只有借助于人的活动,以人为活动的主体,服务于人的活动,并最终在人的活动中才能建构起自身,人的活动对于文学具有本体论的意义,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参与, 也就谈不上文学。这段话从目的论的层面阐释了文学在人的精神提升和完善 、实现人的生存价值、 使人拥有真正意义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人民是无数个人的统一和集合。这些无数个个人集合起来的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他们创造着生活,也创造着历史。75年前,赓续五四传统、承袭长征精神、发扬左翼思潮、拓展苏区文化、汇流陕北风貌的延安文艺,为新中国文艺事业奠定了不朽的基石,为新中国文艺走向普及、繁荣指明了方向。75年来,正是凭借这种精神,文学家写出了“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打开所有的窗子来欢迎/打开所有的门来欢迎/请鸣响汽笛来欢迎/请吹起号角来欢迎”的深情诗句;文学建设者将千疮百孔的旧中国建设成文化大国;文艺工作者戮力与共,继续将中国文艺事业“推向一个光辉的新阶段”。 柳青和他的《创业史》是体现文学与人学关系的一个优秀典范。1952年5月,柳青离开北京,来到陕西长安县皇甫村安家落户,在镐河畔神禾原上的古庙里,像一个农民一样住了14年。1966年,作家柳青终于在山窝窝里拿出了他的作品《创业史》。时代在这里也呈现着惊人的奇迹——柳青笔下的梁生宝在新中国最贫困、最艰苦的地方创造了奇迹,他在蛤蟆滩上挺起脊梁宣布:“社会主义是穷人的事业,我们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只要志向高远,英勇无畏,小人物的事业也会创造历史。”这是梁生宝的呐喊。在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村如火如荼的革命和建设中,身处其中的中国农民不仅经历着命运的转变,更经历着思想的巨震。柳青和他的《创业史》中的主人公一样,质朴无华、不事经营,可那勇往直前的劲头、怀揣着理想的生气、一步一步踩出来的扎实,让人由不得被感动。《创业史》仅仅数十万字的作品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活在中国大地上活生生、泼辣辣的“领头人”形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与作家、艺术家谈心时,苦口婆心地说:“柳青可以做到中央或陕西省的一个文件发下来,他会知道他的房东老大娘是哭还是笑。”作家与人民如此心心相通,是一部优秀作品能够穿越时间留在读者心中的重要原因,也是一部优秀作品具备深厚蕴意的重要基础。 岁月犹如白驹过隙,今天这个时代何尝不是遍地呼唤梁生宝的时代?相隔半个世纪,我们不是感觉他离我们远了,而是感觉他离我们越来越近。那个走在“坡陡、石多、土薄、植被稀”800里太行的吴金印步履匆匆,分明踏着共和国农民与农村的历史歌行。在与农民一同劳作的白日,梁生宝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他朴实而智慧,在驴声嘶鸣的夜晚,梁生宝心底无私,睡得踏实又安然。我们的时代,不论是半个世纪之前还是半个世纪之后,都需要《创业史》这样与人民息息相通的好作品,需要梁生宝这样与人民心心相印的好人物形象,他披霞饮露却光明磊落,他披星戴月却坦坦荡荡,他披荆斩棘却无往不胜,重要的是,他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又回到人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今天,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中,文化认同的消散、想象空间的匮乏、理想信念的丧失等问题依然存在,这是中国作家和文学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这个进行着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征程中,如何让更多的梁生宝一样的人物形象挺起胸膛,担起重担,骄傲地行走在中国文学史中,是摆在我们每个人眼前的提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