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新语境、新方法、新视野下的柳青研究——柳青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言摘要(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张江 刘跃进 黄道 参加讨论

    
    鲁太光(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柳青,或者说柳青的《种谷记》《创业史》代表了什么?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方法,用我们今天的说法,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传统,就像我们一提中国的现代文学,就提起鲁迅一样,它是一个传统,他开创了一条道路,开创了一个传统;或者我们一提欧美的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就提巴尔扎克,一提到社会主义就想到高尔基一样,我觉得柳青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也应该有这样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就想起一个例子来,应该是《种谷记》创作完成之后,开过一个很重要的研讨会,那个研讨会里面绝大多数在场的作家、学者和批评家,基本上都批评或者否定了《种谷记》的文学方法、文学道路,只有很少的人肯定他,但是他沿着这条道路走出了崭新的道路。
    柳青实践的文学方法是革命文学或者说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党性原则和美学原理结合的一个道路。我们这些年的研究对他党性原则强调的比较多,而对他的美学原理强调的相对比较少。柳青的美学原理第一个问题就是生活与艺术是什么关系的问题。他认为生活和艺术的关系是一种本质的真实,他引用了前苏联的文艺理论家卢那察尔斯基的话,“用自己的作品为已经制定出来的宣传条例做普及的艺术家不是好艺术家,艺术家之所以可贵恰恰由于他开辟了处女地,依靠全部知觉深入到统计学和逻辑学难以深入的领域”。我觉得柳青也需要用自己的全部知觉,包括眼睛、耳朵和声音,深入到统计学和逻辑学难以深入的群众生活里面。柳青经常举高尔基和列宁的例子,高尔基在彼得堡革命成功之后领导工作的时候,列宁觉得他脱离了生活,一再去劝他,要彻底改变环境,改变接触的人,改变接触的地方,改变工作,其实这也是柳青说他自己,他为什么改变环境,他觉得只有改变了环境之后,他才能把握住他想创作的作品要反映的生活真实,那种本质的真实。
    柳青在《二十年的信仰和体会》中有这么一段话,他说:“我们或者从文学的环境进入生活的环境,或者从生活的环境进入文学的环境,大多都是一心一意为党的文学事业贡献力量的,但是我们一时摆不脱某种无形的束缚,不能正确处理生活和艺术的关系,看来是缺乏文学开明的样子,无论不仅有这种感觉或者别人有这种印象,这当然是很苦恼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头脑应该特别清醒,明确地认识到,不论是艺术处理的倾向,还是公式化、概念化的缺点都是个人的问题,是自己不成熟的表现,这绝对不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不可避免的东西,在这时如果谁对这个革命放弃信心,哪怕有一点怀疑和动摇,谁就会退回到小资产阶级脱离群众,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文艺思想的老路上去,或者甚至被诱入陷在修正主义文学思想的泥坑里去。”我引用这段话想表达一个意思,新时期之后,我们的文学存在一些弊端和缺点,比如说我们现在讲的作品的人物形象,有那么多作品,但是成熟的人物形象很少,作品也是越来越扁平了,我们的作品对现实传达的观照比较缺失,所以我们今天重新激活柳青创作的文学方法或者这种文学传统意义是很大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