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心灵,关注现实 人们往往认为,进行诗歌创作需要较高的审美造诣与艺术水平,融合饱满而丰富的情感,如此的诗作才称得上是“纯粹的诗歌”。当诗歌面向纷繁现实,成为社会话题的表现形式,成为大众的“泛文学活动”,是否降低了诗歌的美学尺度与评判标准?很多人对于公益诗等具有社会属性的诗作颇有微词,认为内容并不精致甚至是“粗制滥造”,难冠以诗歌的美名。 对此,诗人唐晓渡表示,诗歌是多样的,始终处于探索的变局状态,公益诗歌只是诗歌审美的一个方面,并非全部。在诗歌的写作行为中,每个人都要面临个人与民族文化问题的困境,很大程度上诗人的本意与天职处在被遮蔽的状态,诗歌生态总是不能满足审美层面的所有需要。题材与方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以何态度面对现实与社会进行创作,新现实主义诗歌不仅是对事实的发问,更是对诗歌本身、诗人本身的挑战与探寻。 诗人黄亚洲认为,所有文学作品与生俱来的属性都是依靠表达去更清醒地理解与认知,无论是自我个体还是时代社会。纵观中国诗歌,跟随着社会主流思想进行脉动的诗作长久被人吟诵,达到了一定的审美高度与思想震撼程度,葆有持久的生命力。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诗歌引发心灵的颤抖,唤醒内心的力量。他表示愿意做诗歌的行动者,用诗歌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被誉为“打工诗人”的郑小琼拥有对社会现实主义题材诗歌的独特个人经验:“在我的打工生涯中,诗歌是精神的抚慰与疗伤,虽然可能只是碎片化的记录,但字字含情,诉说对生活的发现与表达,这是一种可传递的、跨越时空的力量。” 诗人寇宗鄂被此次诗歌公益活动深深感动。他表示,诗歌具有导向作用,好诗是对生活的发现,诗歌的抒情性应与现实性相结合。要重视发现和扶植年轻诗人,期待在未来有更多具有疼痛感、重量感的好诗出现。 诗歌有着永远不可取代或消亡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功用。惟有爱,才是人心向善、人间大美的源泉,也是诗歌传递“我们与你在一起”的蓬勃生命力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