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写诗是被视为雅事的,因而不消说,诗自然应是雅的,诗的语言也应是雅的。孔子倡导学“诗三百”,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之后《诗经》被列为五经之一,传习不断。学诗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一是借诗喻志;一是美化语言。 《诗经》的许多诗原是民间歌谣,但曾由乐官加工过的,所以诗句多很雅。譬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此优雅的诗句不可能是民间口语,将它译成现在的白话文:“鱼鹰儿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余冠英译)就远不如原诗之雅之美了,更别说用口语来译。 再以《离骚》为例。开头的四句诗:“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读起来何其典雅。但若将它译成白话:“我是古帝高阳的远孙啊,我已故的父亲名叫伯庸。我生在寅年正月里啊,庚寅那天是我的生日。”(陆侃如译)这应算是忠实的译文,但以诗美论,却与原诗有霄壤之别。 如此看来,写诗需用雅语,口语是很难入诗的。中国的古诗尤其是这样,因为在写古诗的很长时间里,文白是分家的,连作文都不用白话和口语,更何况是赋诗。 然而事情也有例外,也有变化。在宋代的词人中,就不乏在词中用口语的。譬如李清照,她的那首有名的《声声慢》的结尾几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却擅于将口语揉进她的词里,写出活泼生动的诗句。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也爱用口语入词。例如“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丑奴儿近》);又如“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最高楼》)。所以,谁说口语不能入诗呢? 而到了元曲中,不但大量地运用口语,甚至有通篇用口语写的作品。例如关汉卿的《不服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我这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这不是用地地道道的口语(即使以现在的标准看)写的诗吗?而且是经典名作。所以,谁说不能用口语写诗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