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新文学”已历百年,我们能否创造自己的“新文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泓峻 参加讨论

    
    当你走进历史的时候,会发现有些细节是十分耐人寻味的。近来读史料,偶然注意到这样一件事:公元1916年到来的时候,当时的《青年杂志》(《新青年》前身)主编陈独秀曾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1916》。在此文中,已经37岁的陈独秀以极其饱满的热情,充满信心地讲道:“人类文明之进化,新陈代谢,如水之逝,如矢之行,时时相续,时时变易”,“二十世纪之第十六年之人,又当万事一新,不可因袭二十世纪之第十五年以上之文明为满足”。
    对中国而言,那是一个“惟新是尚”,有识之士以十分急切的心情求新求变的时代,同时也是新事物层出不穷,“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当陈独秀在他主编的期刊上把《1916》这篇文章发表出去时,也许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真的就要创造一个新纪元:一个有着几千年辉煌历史的汉语文学的新纪元。只不过这个新纪元的元年不是1916年,而是接下来的1917年。在这一年,由陈独秀、胡适等人在《新青年》上发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学变革运动,改变了汉语文学几千年的走向,成功地使白话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于是,后来的文学史家习惯于以此为界,把1917年之后直至当下的中国文学,统称为“新文学”。
    
    公元2016年匆匆地离我们而去,2017年如约而来。转眼之间,中国“新文学”已历百年。在“新文学”诞生百年之际,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过去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当年,陈独秀、胡适那一代人为自己创造“新文学”的合法性寻找依据时,常常借用中国古人的一个观点,强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依照这种文学发展逻辑,100年后的今天,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已经不是1917年那个在贫穷与落后中挣扎的中国。那么,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完全有可能超越过去的百年,去创造又一个“新文学”,一个属于我们自己时代,或者说配得上我们这样一个时代的文学。
    当然,对文学史而言,量的变化容易做到,而要使汉语文学有一个质的变化,创造一个新的文学时代,形成一种新的文学样态,我们就必须寻到新的理论支点。而这个新的理论支点,很可能就蕴含在对我们一直使用,习以为常的“新文学”这个概念内涵的重新清理过程当中。
    经历了一个世纪之后,我们之所以认为自己还处在“五四新文学”的传统之中,就是因为我们还在陈独秀、胡适等人当年确定的意义上理解当下的汉语文学。而陈独秀、胡适等人当年所确定的“新文学”,是因应着当时文学变革的需求而产生的,有很多策略性的考虑。当这一定义被固化之后,对丰富的汉语文学写作实践与汉语文学研究而言,它既可能起到规范与引导的作用,也可能会遮蔽一些因素的存在,甚至压抑一些因素的生长。把被这一概念所遮蔽的东西发掘出来,所压抑的东西解放出来,也许正是我们寻求超越的突破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