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个体化时代文学的力度与能量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金春平 参加讨论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载体,将生活中的跌宕起伏和曲折离奇集中收纳,从而引领读者从中获得对日常生活体验的情感表达。然而,文学的能量远非只是现实生活的有效影像,它需要以情感、理性和审美的力量,揭去生活于其中本以为如此却毫不自知的一切表象,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另一个自我的存在,在未来和蓝图的描绘中认知到抵达的艰辛,在苦难和沉沦中寻觅化解和超越的生命坚韧。
    与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门类相比,文学对社会、历史、经济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为前者是以实证的方式对特定对象进行整体和宏观的描述,并构筑出无可辩驳的“真实”;而文学恰恰关注的是那些宏阔架构中被忽视的人的生命状态、情感结构、思想波澜,它们虽然编织了一幅幅真实的历史与现实纹理,但同时又构造出与历史、社会和现实相异乃至相反的另一个“真实”,这是文学独特的功能所在。因此,有能量的文学常常以独立和自足的潜能,将同质化或均质化的世界进行内部剥离,以叙事、情感、语言、美学等,开启每一个人与现实生活相遇的各种可能,让人的心灵和思想,在文学世界的想象、沉溺、愤怒、留恋当中,获得释放。这正是文学作用于人的独特方式,且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深度介入。这种独特的作用方式同样有着有效的内在判断,并构成文学作品的经典和非经典、厚重与浅薄的衡量标准。
    我们可以从以下维度,考察文学的力度和能量。
    首先,文学虽然可以不直接描绘时代的复杂状况,但并不等于作家可以放弃对时代的思考与表达。相反,作家需要在时代的纷纭复杂当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涌动的发展趋势,触摸到时代激荡下的生活百态,以及生活于其间的主体的喜怒哀乐,从而在时代与人的张力中,构建一种充满人文价值的理性智慧。
    其次,文学无论是对现实的推近,还是对历史的打捞,抑或对未来的想象,都参与了历史的发展。文学的这种独辟蹊径参与历史的能力,凭借的不完全是史料的重新爬梳整理,而是从中挖掘精神特质。面对这种精神特质的历史遗存、当代流散、未来召唤,文学当仁不让地充当了某种精神遗产的守护者,哪怕这种历史精神遗产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想象中的乌托邦,但因为这些零散、碎片或流动的精神存在,想象的共同体得以成立,民族生活经验成为文学不竭的生发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