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书越译越快,质量却最终败给时间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陈熙涵 参加讨论

    “没有翻译家的智慧,千千万万像我这样的读者,我们就好像世界文学璀璨星空下的盲人。”日前,2016年的傅雷翻译奖颁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的这番话迅速在坊间与网络上流传转发。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对文学翻译的美好印象似乎永远地定格在了上世纪,随着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草婴的离去,傅雷、杨绛、朱生豪、钱春绮、柳鸣九……这些最早把一批世界文学经典带入中国的翻译家及他们的译者精神和大家风范,似乎也与我们久违了。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年轻人外语水平越来越高,为什么难以出现大量优秀的译著,已成为令业界很是焦虑的现实。日前,记者独家专访了新晋傅雷翻译奖得主金桔芳,从与她的交谈中,一个关键词“时间”,渐渐浮出水面。
    要译巴尔扎克,非得去拍巴尔扎克学会的大门
    今年的傅雷翻译奖将文学类奖项颁发给了《刺槐树》的译者金桔芳,以表彰她突破文体障碍,以极其忠实于原文的精神,尝试还原出了法国新小说领军人物克洛德·西蒙那难以名状的语言风格。在采访中,金桔芳提到翻译的前期准备非常重要。老一辈的翻译家有这样的传统。《战争与和平》中有559个人物,草婴先生做过559张小卡片,将每个人的姓名、身份、性格特点写在上面,直到真正进入小说中的世界,才开始动笔。傅雷先生论翻译更是提到,翻译一本书的酝酿过程,少则数月多则数年,不准备妥当,决不轻易动笔。凡翻译任何作品,欲求彻底提高品质,必须与国外学术机关联系,倘属现代作品,尤须与原作者联系。如果要翻译巴尔扎克,非得去拍法国巴尔扎克学会的大门不可。
    “许多优秀的译作,便是从事无巨细的前期准备起步的。”金桔芳此次翻译《刺槐树》也是这样,由于她早年曾留学法国,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便是《刺槐树》的作者、法国新小说的代表人物克洛德·西蒙。2011年,金桔芳决定回国之前,专程前往法国最知名的文学出版机构伽里玛出版社,就西蒙的写作风格与翻译问题请教了“七星书库”的主编。她问老主编:“如果要给一个陌生国度介绍这位法国新小说的代表人物的话,应该从哪部作品切入?”老主编给她的建议就是《刺槐树》。回国后,金桔芳找来这本长达386页的法语原著,当她坐到书桌前开始译写下第一个句子的时候,那是2011年的11月底。当时,她怎么也没想到她和《刺槐树》的爱恨纠缠将会历时多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