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经典的魅力演讲人:詹福瑞 演讲地点:辽宁省图书馆 演讲时间:2016年9月(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詹福瑞 参加讨论

    经典魅力之二:
    耐读性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用十四条理由说明为什么读经典,其中几条都与耐读性有关。经典是“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凡可以称为经典的书,一定是耐得住咀嚼、值得我们不断阅读的精神产品。
    经典为什么耐读?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里面特别强调“陌生性”,书有陌生感,才会引起读者好奇,具有吸引力。从陌生性的角度分析,经典的耐读性反映在三个方面。
    首先,经典必然是独创的,是独一无二、无须重写的书。《红楼梦》面世之后,续书很多,但没有一部成为经典,原因很简单,《红楼梦》只能是一部,不能有第二部,第二部就非独创。鲁迅被看作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家,也可能是以后世世代代的经典作家。为什么鲁迅是经典作家?读《阿Q正传》就可知道。鲁迅塑造了独一无二的人物形象:阿Q,并用阿Q这个形象来凝缩中国人的国民性——阿Q精神胜利法。他的自轻自贱,他的妄自为大,他的自我安慰、自我开脱之道,都和中国人的国民性息息相关。鲁迅当时就看穿了当代人的这些把戏。我现在读《阿Q正传》仍然感到很沉重,有时也会忍俊不已。为什么呢?因为看到阿Q,往往就想起身边的某某人,这个形象极为独特。
    其次,经典的耐读,来自于其丰厚的内涵。王蒙写有《王蒙活说红楼梦》,他说,“我喜欢一次又一次地阅读《红楼梦》。我喜欢一次又一次地琢磨《红楼梦》,每读一次都有新发现,每读一次都有新体会新解读。”这是讲经典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无尽的宝藏。鲁迅在《<绛洞花主>小引》中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是讲经典对不同读者而言,会有不同的发现。不同人对一部作品的阅读,会因为个人的修养、文化背景不同,所得也有所不同。但如果《红楼梦》里面没有这样的内涵的话,读者也是无法看出来的。《红楼梦》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书,值得我们读。
    再有,经典的耐读,在于思想的深刻性。经典就是人类思想的策源地,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生地,经典必须是深刻思想的所在。儒家思想来自于“四书五经”和《论语》《孟子》,道家的思想来自于《老子》《庄子》。人类的轴心时代恰恰是经典的爆发期,也是人类思想的爆发期。
    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把柏拉图和莎士比亚作为传统正典里面的正典,而把卡夫卡作为西方现代正典里面的正典。为什么给卡夫卡这么高的地位,把他放在经典里面的核心位置?就在于卡夫卡小说隐含了作家对于人的生存状况非常深刻的思考,如《城堡》。故事很简单,K是主人翁,K多年前被伯爵聘为土地测量员,千里迢迢到城堡报到,但是到了城门却不得其入。守门人不知有土地测量员这个人,也不知有伯爵聘用这回事,于是K就留在了城堡外面的村子里,天天想要进入城堡。高更年翻译这部小说,“前言”里介绍了《城堡》主题的十四种说法。如果从隐喻式的角度解读,“城堡”确实具有象征性。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里说,卡夫卡的小说主要表现的是人的存在和意识之间的罅隙,用卡夫卡的话来说:“目标只有一个,道路却无一条,我们谓之路者,不过是彷徨而已。”人生尴尬是卡夫卡的小说表现的重点,而这种人生的尴尬和困境,就来自意识与存在之间的矛盾。人不可能有任何预设的目的,因为人的任何目的都是非真实的,然而人却永远希望这种目的的存在,于是就产生了“预期——他们的和我们的——为实际上的、现实的世界所阻挠”,K永远也进入不了这个城堡,意指人永远也达不到他的目标。
    还有,读卡夫卡的小说,我们会感到:每一个人进入这个世界都是偶然的,都是一个唐突的外来者。他想融入这个世界,然而在这个世界之上,个体永远是个外来者、局外人,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之疏远,如此之互不相关,如同K与他周边人的关系。我们看他的小说,就可以看出人的存在荒诞性,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陌生。K在村庄里交了一个女朋友弗丽达,弗丽达是城堡的官员克拉姆的老情人。K之所以和她交往,就是想通过她接近克拉姆,解决他进入城堡的问题。同样弗丽达失宠,想要交往个外地来的陌生人,以引起克拉姆的重新注意,也是在利用K。这对男女的朋友关系是互相利用的关系。我们再看看K身边的两个随从,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的,干的都是窥视、捣蛋的事情。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陌生、冷酷、扑朔迷离。写的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网络社会,这是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按说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感应该是越来越缩小、亲和感会越来越强。而实际情况是人更孤独了,人与人间的关系更冷漠了。你为什么用手机不断地晒自己?就是因为太孤独了,太需要有朋友理解你、了解你了。但是网络能解决人的孤独问题吗?网络代替了我们的实际交往,人和人之间第一人体的交往少了,第二人体的交往即虚拟人体的交往多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则越发疏远。从《城堡》对人的关系的描写,已经预见到了人今天的生存状况。
    再举一例。《三国演义》写中国人的政治观,讲天时地利人和,一个政权的取得和失去都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系。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得人和。《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十一回有集中描写:刘表死,蔡瑁与蔡夫人立刘琮为荆州主。刘琮投降曹操。刘备不愿诱杀刘琮以夺荆州,愿走樊城避曹兵,但曹操派八路大军杀向樊城。孔明建议速弃樊城,取襄阳暂歇。刘备说:“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孔明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便同过江,不愿者留下。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于是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刘备于船上望见,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闻者莫不痛哭。船到南岸,回顾百姓,有未渡者,望南而哭。刘备急令关羽催船渡之,方才上马。到襄阳城下,被刘琮所拒,刘备听取诸葛亮意见,奔江陵,拟取江陵为家。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一程程挨着向江陵进发,每日只走十余里便歇。到刘表墓前时,哨马来报: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后人有诗赞之曰:“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恸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这里面蕴含着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用今天的话语来说,就是什么样的政权才是一个合法的政权。真正的合法政权是拥有百姓拥戴的政权,谁获得了老百姓的支持,谁就是合法政权。这就是一种全新的政权观,也是《三国演义》作者拥刘反曹的真正原因。当然这种历史观来自孟子的思想:“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仁政就是以民为本。“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获得百姓的支持,方能得到天下;而真正获得百姓的支持则在得民心,天下之得与失,系之民心向背。由此孟子提出一个万世不泯的结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民党当年号称八百万大军,三大战役拿的是洋枪洋炮,解放军拿的是土枪土炮和从日本人那里缴获的一些洋枪洋炮,但为什么国民党就稀里哗啦地垮台,跑到台湾去了呢。不就是《三国演义》里面说的,谁拥有了老百姓的拥护,谁就是合法的政权吗。是老百姓推着小推车,把共产党送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舞台。可见《三国演义》的思想是很深刻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