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个世纪中叶,西南联大时期中文系主任罗培常和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杨晦都曾公开宣称“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种由于教育资源匮乏等复杂原因而不得不采取的教育规避,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局限。由此形成的教育观念也带来了一些社会认知误区。作家往往被认为是在社会大熔炉里自然成长出来的,是自我训练自我成长的结果,大学中文系里的文学教育既没有培养作家的责任也没有这样的能力。 饶有意味的是,就在杨晦提出“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之前不久,大学文学教育的缺憾与不足却已被作家们质疑过。1949年10月24日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中国作家协会的前身)创作部草拟的《创办文学院建议书》中提出:“至于过去各大学的文学系,也由于教育观点、方法的限制和错误,从来很少培养出多少真正的文学人才。”显然,大学文学教育并非没有培养创作人才的天职,而是由于长期以来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不当,才落下口实,这也成为当时亟需构建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其他文学教学与研究机构的一个充分理由。于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从属于各级作协的文学研究院或者文学院参与承担着培养作家的任务,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不过,能进入这些机构培训的通常应是已经小有创作成绩甚至小有名气的作家。由于此类教育资源的紧张,一般写作者还是无缘参与其中。 相比之下,大学中文系的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强大,是特别适合发现和培养文学创作人才的优质教育场所。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大学文学教育自动回避、甚至放弃培养创作人才的责任和功能后,很容易造成“空对空”的教育困境。由于只侧重对文学知识的静态传授,其教学中心和重点放在汉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讲授习得上,教学结果往往是学生重理论轻实践,满腹经纶却动笔能力弱,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后常常还需要较长的调整和适应期才能真正满足职业要求。就文学创作而言,中文系大学生的“短板”更是明显,通常是鉴赏能力强,动笔写作却很困难。其实不懂得创作规律,对文学作品也无法给出准确阐释。 在传统教育观念下,这或许并非问题。但是随着数字化技术时代的全面到来,经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的迅速构建,社会对高等中文人才的需求必然发生较大变化。当下,文学正从边缘化的角落逐渐进入多元化时代的一个合理位置,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阅读、关注文学作品,作家也开始赢得越来越广泛稳定的读者群。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文学再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评论家陈晓明所谓“不死的纯文学”得到印证。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这无疑又为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在新形势下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文学创作与文学教育工作承载着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更加任重而道远。文学的发展壮大需要受过严格系统训练的职业作家、专门写作人才。大学文学教育没有理由不重视这一责任与使命。 从学生主体性角度看,许多中文系大学生是怀着“作家梦”走进大学校园的。但由于传统文学教学课程体系中的缺憾,文学创作课一直是教学空白,虽然少数大学开设基础写作课或者应用文写作课,不过也仅是侧重写作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各种应用文体写作的介绍,根本无法满足这部分青年学子的学习需求,创作梦想因为外部环境而早早夭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