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估既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文学发展的规律使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文化支撑,因而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典谱系,以便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筑牢国家意识,培植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正因为如此,对西方送来的经典谱系,我们理应有肯定的否定和否定的肯定,而非照单全收。 文学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世道人心最深刻、最具体的表征,也是民族文化最坚韧、最稳定的基石。这是因为文学是加法,一方面不因时代变迁而轻易浸没,另一方面又不断翻新和升沉。尤其是文学经典,无不为我们接近和了解古今世界提供鲜活的画面与情境,同时也首先成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乃至个人心性的褒奖对象。因此,走进经典永远是了解此时此地、彼时彼地世道人心的最佳途径。亲近文学经典,即沾溉了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的人类和民族心脉。但同时,它也必然面临大到时代社会、小至个人好恶的取舍。 作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者,我们的抱负建立在5000年中华文明的基础之上,我们的工作首先是为了强健和发展文化母体的拿来。中华文明隆古至今,延绵不断、生生不息,也正是因为中华文化有恒有易,具通古今之变化,有纳百川之气度。无论有过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祖祖辈辈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甚至浴血重生、浴火重生。而今,我们比19世纪以来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伟大复兴,也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震古烁今的强国之梦。但是,近代以降西强我弱,惯性使然,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依然盛行,它们严重影响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而文化自信无疑是民族认同感、凝聚力的基石,也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拿毛泽东思想来说,它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化合。毛泽东青年时期求学岳麓山,而高悬于斯的朱熹匾正是“实事求是”四个字。换一个角度看,不论少数政客如何聒噪、政治经济如何变化,只要中文还在、建立在中文基础上的经典或经史子集还在,台湾和大陆同胞比血更浓的认同感和亲聚力就不会消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