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现代文学史专家范伯群:文化生活是源,文学作品是流(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苏州新闻网 newdu 参加讨论

    苏周刊:能举例具体讲讲吗?
    范伯群:比如评弹,这是我们苏州的“土特产”,它们与通俗小说又有着非常密切的互文关系,有些通俗小说家本身就是苏州评弹剧目的编者,如程瞻庐、平襟亚等人,而像姚民哀,既是通俗小说家,又是著名的评弹演员,俗称“响档”,他登台演出时的艺名叫朱兰庵。而这次特别强调的是有些通俗小说家深受评弹的影响,以至评弹艺术渗透到他们的小说风格中去。
    同样,通俗文学与戏剧的互文关系也极为密切,一些有名望的小说家就是编剧能手,例如还珠楼主李寿民,他曾专为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编剧。这次我们在北京档案馆中搜集到有关资料,说明了其中的“互文关系”。
    电影这种综合性艺术品种,从二十世纪20年代初,就为通俗小说作家所重视。周瘦鹃每天除了规定的办事时间以外,把业余的时间差不多都消磨在影戏院里。他写的系列文章“影戏话”成了中国电影理论研究史中的开山之作。而通俗作家进入早期电影领域的主要任务就是编剧,应该说他们是中国最早的专业电影编剧主力,而当年首先得到观众认可的“默片”之一,就是由徐枕亚小说改编成无声电影的《玉梨魂》。1924年,郑正秋约请包天笑为明星影片公司写电影剧本,每月编写一部。于是许多通俗作家纷纷仿效,当时有人说包天笑催热了一个编剧行业。还有写《歇浦潮》等著名长篇小说的朱瘦菊不仅能编能导,还曾担任某电影制片厂的总经理。二十世纪20年代,中国早期电影的编剧与剧评,是通俗作家包办的天下。左翼作家大概要到二十世纪30年代,即“九一八”之后,觉得电影也是一种文艺“武器”,才进军这一新兴的艺术领域,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还有,通俗作家对中国早期翻译也是有过重大贡献的。在过去,这是一支被遗忘了的翻译大军,偶尔,鲁迅与周作人对周瘦鹃在1917年译出的《欧美短篇小说名家丛刻》一书的赞扬还有人提及,但在“五四”之前,通俗作家中就有30多位曾以各种形式与翻译结缘,就罕为人知了。他们决不是一些不知天下大事的“冬烘先生”或遗老遗少。
    就以通俗作家的时评、杂感为例,那是一个有别于新文学时评杂感的草根系统,引领着中国平头百姓的舆论导向,也是一种接地气的社会文化批评。过去某些文学史总将他们视为不关心时政的、专写“卿卿我我”的软性文章的群体,这显然是一大误解。通俗作家中有不少人都是“报人”,我们可以用大量的事实来证明他们在作为“报人”时,也都是能秉持正义、广受市民读者欢迎的时评杂感家。比如,1926年的女师大学潮和“三一八惨案”时,女师大学生就占领着学堂不肯离校。当时的教育部部长是章士钊,他的下属便召集了三四十个壮健的老妈子,浩浩荡荡杀奔女师大而去,将女生们赶出了学校。于是周瘦鹃就写了一篇杂感。他说,女学堂不止女师大一所,以后其他女校的学生闹风潮亦在所难免,他向章士钊建议:照区区愚见,教育部不如常备一个老妈子队,专为应付女学堂风潮所用。这种讽刺是非常刻骨而辛辣的。他和严独鹤就“三一八”惨案写了若干杂文,这种态度是可以与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等作品起着同样的作用,而且是平头老百姓所看得懂的。上海每天发行20万份的《新闻报》的副刊《快活林》(后改名《新园林》)的主编严独鹤写过上万篇时评杂感,对国际国内的风云变幻都加以述评,对老百姓的生活疾苦,都能发挥“社会良知,市民喉舌”的作用。而周瘦鹃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千多篇时评杂感。这在我们这部书中占了相当的篇幅。白纸黑字是最有力的佐证。
    地方文化是一座民族文化的富矿
    苏周刊:“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与通俗文化互文研究”让通俗文学研究向纵深领域拓展与推进,由通俗文学向通俗文化研究延伸。这种延伸与开拓对地方文化的发掘和弘扬有何意义?
    范伯群:就以苏州地方文化为例吧。陆文夫在纪念苏州建城2500周年时说过:苏州就像一部历史,写作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苏州又像一首古诗,能经得起浅吟低唱,韵味无穷。通俗文学善于对风土人情、社会变革作真实的记录。我们这个课题,对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民俗学家、经济学家,甚至对写租界史的或名城文化史的学者都会有参照作用。上海有一批历史学家,我是看了他们编写的历史,他们称为“上海学”的,我再去看一些通俗作家所写的小说,我就更懂上海了。而我们研究的清末民国通俗小说,也为他们提供了历史真实的例证。在清末,上海是个移民大都会。当时六个上海居民中有五个是外乡人。新文学作家研究的是“文学为人生”,甚至去探讨人生的终极目的等等。这对老百姓说来就太深奥。“乡民市民化”是当时许多来自农村破产的乡民的当务之急。通俗作家写的是“文学为生活”,或“文学为生存”。他们通过小说告诉乡民,你到了上海,怎么使自己“市民化”,才能融入城市,才能在上海安身立命。上海既是“文明之都”,也是“罪恶之薮”,有许多陷阱与诱惑在等着你们。你们千万不要去踩踏这些路边炸弹,这会把自己炸得粉身碎骨。通俗小说是“乡民市民化”的一座引桥。因此,历史学家研究了通俗文化,他们对鸳鸯蝴蝶派的评价就比较高,认为这些作家为上海的“乡民市民化”作出过自己的贡献,这也是“现代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见通俗文学与地方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有一位历史学家说得好,决不能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互不相让的“对立”看成是一个“僵局”,这正是上海文化多样化的魅力之所在。一种文学是不可能为全民服务的。通俗文学对地方文化的弘扬肯定能起积极作用。地方文化是一座民族文化的富矿,值得我们去深挖,从而提炼出许多文学的珍稀金属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