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东亚系与比较文学系教授、学者王德威教授在题为“如何讲述中国:大陆与海外的不同视角”的演讲中提出,在中国,叙事文学是最重要的表征,有历史有传承,“小说”这一表达形式并不亚于政治、历史等“大说”,且在很多时候弥补了历史的黑洞,也是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个面向。他从“中国文学”论到“华文文学”再到他所提出的“华语语系文学”,认为“华语语系文学”这一概念,可以挑战现如今“大陆”和“海外”的地理概念及其意义,进而可以看到一个“众声喧‘华’”的华语世界,也就在政治、地理之外形成了一个更广义的华人社群。 在演讲中,王先生以对比大陆文学与台湾文学以及海外文学的方式,让我们关注那些被遗忘的作家及其所发出的声音。这些作品既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叙事的可能,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文学的力量所在,更让我们通过小说和文学的形式看到了一个个想象中的中国。 我以为,王德威教授的演讲实际上描绘了世界文学以及比较文学版图上的中国文学,给人很多启迪,也使人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叙述中国”所带来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沿着这一思路继续思考如下的问题,第一:何谓“中国”;第二:“谁”在叙述,又如何叙述。 我的观点是,当我们叙述“中国”时,这个“中国”不仅有大陆与台港澳之分,也不仅有中国大陆与海外之分,还有大陆“之内”(乃至大陆“之外”)所不能被忽视的一大群体,即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及其所叙述的中国。缺失了这些作家的声音,我们讨论的“中国”就可能是不完整的。 我当然知道,王德威先生所说的“华语语系文学”主要是指以当代华语(即汉语)进行创作的文学,但我想指出的是,当我们来谈论“叙述中国”这样的话题时,主要看中的应该是与“中国”有关的内容,大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世界,小到人物、场景、世俗等等。如此一来,用“何种”语言创作或者说“叙述”,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我的意思是,一旦进入“如何叙述”的话题,我们是可以也应该超越语言所带给我们的藩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