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钱虹:百岁钱谷融论文学(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钱虹 参加讨论

    文学如人,有品第之分
    我考上钱谷融先生的研究生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少听到他提起《论“文学是人学”》的理论。但他的这一理论却潜移默化地贯穿在他的言行举止和教学实践中。他在《论“文学是人学”》中说过,“这句话的含义是极为深广的。”其中就包含着为文和为人,是应该统一而不能割裂的。记得他给我上的第一堂课的主旨就是:“文学是人学”。他说,文学是人写的,文学也是写人的,文学又是写给人看的,因此,研究文学必须首先学做人,做一个文品高尚、人品磊落的人,这是人的立身之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品比文品更要紧,人格比才学更宝贵。他的话给我这个无意中撞入钱先生门下、懵里懵懂的年轻女生以很大的心灵震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钱先生已年逾花甲,已经指导了两届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轮到我是第三届。巧的是,这届先生只招收了我一个人。于是,在攻读硕士学位的三年中,每两周去他家上一次专业课,聆听导师的教诲。他指导研究生的方法很特别,并不像如今一些导师给研究生上课也和本科生那样满堂灌,也并不指定我非得啃许多佶屈聱牙、深奥难懂的理论书籍。他反复强调两条治学经验:一是尽量多读、精读古今中外第一流的文学名著,只有多读好作品,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文学,“读书,一定要读好书。”二是要多写、多做读书札记,不必宏篇大论,三五百字也可以,但必须确是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不要重复别人的话,“写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地。”
    渐渐地,我不再拘谨。师生二人,就像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弟子那样,相对而坐,畅所欲言,谈文论艺。这样自然轻松而又充实愉悦的授课方式,我在许多年后回想起来,都是十分珍贵的求学记忆和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谈到读书,他说,你没读过托尔斯泰、曹雪芹等一流作家的作品,你就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文学。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相通的,是可以超越国界的。他强调,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学问应当渊博,研究现代文学的,也要懂文艺理论、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都应该有所涉猎,千万不要自我封闭,只关注某一学科的狭窄空间。先生非常重视一个人的学(学问)、才(才气)、识(识见)。他说,最不容易的是识见,它既是一种眼光,更是一种胆识。
    有一件事我至今都难以忘怀:有一次课间,先生问我近来读了哪些作品,于是我提到了小说《烟壶》等,言辞中大加赞赏。先生当时没看过这篇作品,事后特地找来看了,并约我去他家,坦率地跟我交换了自己的意见。他说,《烟壶》确是一篇非常出色的京味小说,犹如一幅满清末年的京华风俗画,应该列入能够流传下去的作品之一。但是,如果按照古人钟嵘把诗歌分成上、中、下三个品第的话,那么,像《烟壶》这样的作品还够不上文学中的上品。接着他举了另一篇小说《驼峰上的爱》加以比较。他说,论作者的艺术功力,前者应在后者之上;论作品的结构、文字,《烟壶》也在《驼峰上的爱》之上,然而读《烟壶》时并没有触动我,只是读一则曲折委婉的传奇故事;而《驼峰上的爱》所描写的母驮阿赛与小女孩塔娜之间那纯朴而真挚的超乎物种之间的爱,却使人深深地动情。真正优秀的好作品,首先应该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他说,“外国作家中我偏爱简·奥斯汀和托尔斯泰。”在他看来,比起18、19世纪甚至是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作品来,20世纪以后的现当代小说“多了理性”而“少了情致”。文学本身主要是通过移情、审美来感染人,教化人的,如果不能使人感动,让人动情,文学的技巧、叙事的手法再高明再完美,也算不上是一流的佳作。
    这一文艺观点,已近百岁的钱先生至今仍然坚持着,他认为一个真正的作家身上,思想的力量与感情的力量应该是凝为一体的。针对当下一些文艺作品“技巧高明却少有情致”,他说,“我觉得文学作品应该富有情致和诗意,使人感到美,能够激起人们的某种憧憬和向往。使我遗憾的是,最近一百年来,……作家们的思想和技巧虽然日新月异,时显奇彩,可是在他们的作品中却少有丰厚的情致和浓郁的诗意。那令人憧憬、惹人向往,永远使人类灵魂无限渴望的美,则更是日见其杳如了。”“今天的有些作家似乎理智远胜于感情,好像更多的是在用头脑而不是用整个心灵写作,思想力量大于感情力量。而后者恰恰是我以为文学所迷人的地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