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周梅森: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是我不变的文学信仰(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行超 参加讨论

    我有一个“大案要案”文件夹
    记 者:说到小说的人物,我想跟您聊聊现在最火的达康书记。这是现在网友们特别喜欢的一个人物,但其实我在读小说的过程中发现,您对于李达康这个人是有批判的,比如他的专横、他的唯GDP论,这些都是近些年来我们的社会一直在警惕的问题。对于这个人物的理解,观众是不是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解?
    周梅森:《人民的名义》结合了我这10年来积累、反思的成果。这部作品最大的突破,就是第一次容纳了这么多的社会思考,在这些问题上,触到了老百姓生活中的痛处,和人民站在了一起。这些是在书斋里,闭门造车写不出来的。李达康这个人物,在我们当前干部队伍中是很典型的一类,能干事、不推诿,但是又非常霸道、集权。这样的作风其实是很容易出事的,搞不好就会变成霸道书记、霸权书记,这确实是我在创作这个人物时思考的问题。
    《人民的名义》问世之后直到今天,虽然电视剧还没有播完,但方向已经不是任何人能够把控和解释的了。它确实演变成了一个社会事件,这样,它的意义就远远超出了文学和文艺范畴。李达康不再简单的是作者塑造出来的文学形象,而成为在审美意义上被二次接受的“偶像”。其实对这个问题,我的解释已经失去作用了。
    记 者:《人民的名义》对于当下官场的种种问题给予了全景式的观察。比如作品对于腐败的表现形式,作品中出现了祁同伟式的以权谋私、官商勾结,李达康式的一言堂、绝对权力,还有一种很隐蔽的腐败,那就是孙连城这样的懒政、不作为。这类形象其实我们以前的文学作品写得很少。他看似是个清官,不收礼、不跑官,但就是不干实事。其实现实生活中,老百姓真正接触到最多的、最反感的,是孙连城这样的官员。但之前的同类题材作品中却很少涉及这类人物,可以说,这个人物也应该是官场小说的“典型人物”。
    周梅森:对孙连城这个人物我自己也很得意,是之前的作品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一出场就引起热议,也确实说明大家对这类人物感同身受。非常有意思的是,关于“光明区信访局窗口”的桥段播出第二天,国家信访局的网站就出现了大篇幅的表彰,说经过调查,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信访部门都不存在这样的窗口。一部作品能够让相关部门这么紧张,引起这么大的反应,也是此前从未有过的。但这件事确实是我亲眼所见的真实现象,这么鲜活的场景,编是编不出来的。这样一条并不是主线索的小段落,却不经意间真正戳到了整个社会的痛处,引发的热议让我们看出,人们对这种折磨老百姓、不替老百姓做事的庸官有多么反感。所以说,当代作家写现实题材作品,一定要有勇气面对生活。不管生活多么残酷,也可能会惹来麻烦,但是作家必须要有勇气,对老百姓讲真话,不要去美化现实。文学作品,尤其是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作品,绝不能继续瞒骗下去。如果不能真诚面对生活,就很难写出好作品。
    记 者:李达康的霸道背后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我们当下的政治体制中,一把手是有绝对权力的,这就对一把手的道德水准和自我约束力有很高的要求。我们之前的官场小说中常常出现“青天大老爷”,但这终究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不牢靠的。《人民的名义》中,您就这个问题提供了另一个思路,就是以侯亮平为代表的检察院的力量,以“法”的准则对于“权利”起到了约束作用。这个问题在之前的官场题材作品中没有被重视。
    周梅森:对,这一点你理解的非常好。我不认为可以把道德作为标准衡量官员工作的能力,道德是绝对靠不住的。从制度设计上来说,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出身、什么背景,只要摆到了权力的位置上,就要设防。这个问题最典型的例证是高育良。在当大学老师的阶段,高育良的道德水准是很高的,但当他拥有权力之后,环境变了,道德也就被动摇了,还有的时候掉入了别人的陷阱,最终不得不面对法律的制裁。可以说,侯亮平所代表的法治,剥开了人们对道德的迷信。
    与此相关的还有同级监督的问题,用小说来表现是非常困难的。国家监委的设立,也仅仅是一个调查机关,出了问题才能介入。掌握权力的一个个具体的部门、地区,如何防备权力的滥用,恐怕还需要制度上的思索和创新。面对这一切,作家只负责提出问题,呈现危险的现实。说不定沙瑞金下一部就坏掉了,他会不会变成下一个赵立春?我们都是没办法保证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