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新审美主义:莎士比亚研究新趋势——访英国莎士比亚专家、东伦敦大学校长约翰·约京(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姜红 参加讨论

    既打破规则又创造规则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野蛮人”到“莎士比亚崇拜”,文学评论者对莎士比亚态度的转变颇为有趣。您对此如何看待?这是否主要是由于莎士比亚出众的才华?
    约京:在过去400年中,出现了许多对莎士比亚文本的不同阐释。正是因为人们读莎剧常读常新,不断对其进行新的解读,才使莎剧成为如此重要的作品。在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其作品的地位不如今日。不过,对于其去世后出版的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First Folio),当时已经有一些赞叹之词。那时候已经有很多人颇有些将其神化的意思,但直到18世纪,莎士比亚的作品才完全被视作文学经典。
    我认为“天才”是一个颇为有趣的范畴。康德认为天才既创造规则又打破规则,莎士比亚的文本就是在很多方面打破了所有的常规。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认为其文本具有典范性,值得仿效。因此,尽管他的戏剧杂糅了很多不同的形式,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来源,却得以自成一格,创造出新的范式,后又得到人们认可。因此可以说,莎士比亚既打破规则,又创造规则。
    我想,康德所理解的天才之范畴,所体现的不一定是莎士比亚的头脑,而是莎士比亚文本以及人们对其文本不同的运用方式,以至于阅读同一部莎士比亚作品的人却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解读。而重要的是,莎士比亚常读常新。所以,莎士比亚的文本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有的仍然有待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报》:不同历史时期的莎士比亚评论也有所不同。请您大致梳理一下其主要变化。
    约京:我认为莎士比亚可以反映出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传统。18世纪时,新古典主义文学批评盛行。莎士比亚的作品虽然未遵循古典主义传统,却得以从那个时期存活下来。无论是以后的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莎士比亚。当然,人们都试图将自己的理解诉诸莎士比亚,不过对莎士比亚进行单一化的阐释却行不通。
    《中国社会科学报》:有专家认为,20世纪末以来,莎士比亚批评的主导形式是新历史主义或文化唯物主义。您是否赞同?您认为他们对莎士比亚的解读有何新意?
    约京: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历史主义及文化唯物主义在英美尤具影响力。新历史主义强调要重新在历史语境中审视莎士比亚,而不要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围绕莎士比亚文本进行阐述的相关文本上。文化唯物主义则倾向于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解读莎士比亚,这对于女权主义及后殖民主义而言有重要意义。莎士比亚的一些作品确实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尽管它们不是莎士比亚的全部议题,但是其中一些问题确实可以进行意识形态的解读。另外,文化唯物主义还将阅读莎士比亚及其文本的生产视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实践,对于“莎士比亚崇拜”现象也很感兴趣。
    上述各种文学批评方法都各有长处,而其弱点可能就在于其倾向于采取一种规定性的、工具主义的理解模式,往往是让莎士比亚来符合他们的解读,而不是使他们的解读符合莎士比亚。这正如中国的张江教授所提出的“强制阐释论”所说的那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