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最真的真理,往往都是以悖论形式出现的。比如,奥斯卡·王尔德,这个酷爱悖论的家伙,经常以颠倒的方式揭示真理: 唯一真实的人,是那些从未存在过的人。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 不要笔直地想,否则你只会鼻青眼肿地撞到文学模仿论和反映论的墙。你得转个弯儿去思考:你对杜甫和哈姆雷特的了解,是不是胜过对你中学的同桌小青、眼前的隔壁老王?可是,尽管隔壁老王也许经历坎坷与杜甫不相上下,内心活动也跟哈姆雷特王子一样丰富,你却无从了解,只是见面打个招呼,顶多听隔壁的隔壁的阿婆八卦几句,所以,他“也只能勉强被称作影子罢了”。问题就在于,他写不了自己,也没有人去写他,这个有血有肉活蹦乱跳的隔壁老王“注定要消失”,对后人来说,其真实性肯定比不上千年前被某人带过一笔的老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只有写过的人物,才是真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虚构比真实更真实。米兰·昆德拉认为,小说的任务就是永恒地照亮生活的世界,以逃过“对存在的遗忘”。明日隔山岳,人心隔肚皮。作为世界二,我们每个人都被囚禁在自己的皮囊中,局限在有限的时间里,是世界三将我们彼此联通起来,并与世界一相结合。如果不读《红楼梦》,不读《安娜·卡列尼娜》,我们简直无法揣测别人心里都是怎么想的。我们读小说,就是从别人的叙述中认领自己。我们读诗,就是用别人的语言来照亮我们的世界。伟大的诗人都是伟大的精神现象,他们哀乐过人,像一把尺子替我们丈量另外两个世界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我们读他们的诗,化身为彼,移情于此,感其所感,思其所思,生活着他们的生活。什么叫“不学诗,无以言”?应该这样来理解才是。要知道,语言的质量其实是我们思想和情感的质量,最终也就是我们生命的质量。既然世间好言语已被杜甫道尽,世间俗言语已被乐天道尽,那么,你不学杜甫和白居易的诗,还怎么去体会、感觉和表达? 当然,文本之间也有高下之分。诗高于历史,诗的真实高于历史的真实。为什么?举例来说,杜甫的诗素称“诗史”,但如果杜甫的写作只不过实现了给安史之乱做书记员的功能,我们不如去读新唐书和旧唐书好了。但是,历史上那么多天崩地裂的大事变,如永嘉之乱、靖康之难等等,我们为什么独独对安史之乱的记忆如此清晰呢?因为历史书提供给我们的只是一种“冷记忆”,对于历史记忆,与其说是激活,还不如说是封存、冻结。但杜甫的“诗史”是具体的、可感的、带着个人情感的温热而生动自然地流过我们的心灵的,故其入人更深,影响也更久远,结果正如米沃什所说:“诗歌就是一种见证,比新闻真实更真的真实。” 最近柯洁与AlphaGo的三番棋引起全社会的人工智能热,我注意到有专家引述一个莫拉维克悖论:对于人工智能来说,高层次的推理几乎不需要计算,但低层次的感觉运动技能却需要大量计算。回头看一开头引的米沃什的那段话,应该说,给一个世纪的历史作公事公办的实录也许不难,难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史诗、悲剧或抒情诗,它需要远为复杂而微妙的感性经验的投入,也更能够与我们的心弦强烈共鸣。电脑程序可以写诗,但生成不了意义,也评判不了价值。它没有主体意识,不能自觉。最根本的是,它不是人。 (作者:江弱水,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