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与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一种可以称为“传媒机制”的合力,正是这种力量持续推动着文学在现代化的征程上前进。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五四文学革命的先驱者虽然不曾明确提出“文学现代化”这一命题,但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人所提倡和践行的新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形式,实际上已经隆重揭开了文学现代化进程的序幕。鲁迅所追求的“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尤为集中地体现了现代文学的新质。 研究历程:关注文学现代化价值内涵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艺大众化浪潮及三四十年代文艺民族化问题的讨论中,文学现代化的命题已经呼之欲出。至50年代初,冯雪峰在《中国文学从古典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中首次高度理论化地提出了文学现代化的命题。他不仅明确指出五四文学的实质是文学的现代化,还辩证分析了“现代化”与“外国化”之间的关系,更指出文学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在于现代社会革命的内在要求和世界进步文学的外在引导。这就在学术史上首次标明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也开启了重视分析历史背景和发展动力的源头。 新时期以来,严家炎等学者充分论证了文学现代化最本质的内容是“文学观念的现代性”;黄子平等人也指出,文学的“现代化”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种价值判断与审美期待;张兴劲等人从语言、技艺和观念这三个层面对“文学现代化的实现程度”进行了理论剖析。 90年代以来,以朱寿桐等为代表的学者在点、线、面等方面均实现了对相关研究的推进。如朱德发在如何评判文学现代化这个“点”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张光芒则在五四文学这个“点”上,细致考察了文学观念的现代化、文学精神的时代化特征;汤哲声阐述了“五四”之前中国文学在思想观念、翻译观和诗文、小说、戏剧方面的变革及其得失;何休则以更长的线索勾画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程;范伯群、朱栋霖在中国现代文学对外国文学的吸纳、排斥、变异与再造这个“面”上取得了具有创造性的成果。21世纪以来,“文学现代化”研究虽然在理论方法上得益于外来的“现代性”理论,但所取得的成绩并未超越已有研究。 总之,关于“文学现代化”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是开展期,90年代是深化期,而新世纪以来则是维持期。在学术研究的传承过程中,学界不仅基本辨明了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起点、社会背景及发展动力,也在文学现代化的价值内涵、民族化与现代化(世界化)等重要问题上达成了某些共识,更在论证某些经典作家作品的现代品格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