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考上美国高中》,王胜男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10月出版 我和在京的几名初中同学聚会。当晚在座的6位同学,分属不同行业,大家都是因为在自己的行业有所长而留在了首都北京。 那天聚会,我们交流最多的话题就是孩子们的奥数培训与择校,因为大家都是“适龄”家长。 对于享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好处而留在北京的我们,给孩子选择更好的教育资源,仿佛是义不容辞的义务。有的同学当晚就谈到,我们辛辛苦苦学习和奋斗,在北京落脚,由此带给自己一生最大的“红利”,就是子女将有机会在北京享受好的教育。 作为家长,在和孩子一样年纪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择校的机会。我们凭借个人的努力和“硬碰硬”的考试成绩,在中考和高考中脱颖而出,进入强手如林的名校。那时候的教育机会公开透明,硬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成绩。我们身边不乏成功人士,若哪位英才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为中小学择校,我想大家都会嗤之以鼻。我们更情愿相信,是机遇与个人砥砺的不断磨炼,成就了个人的成功。换句话说,若是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我们更愿意相信陶行知的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可是轮到了自己当家长,我们对子女的关注,远胜于我们的父母当年对我们的投入。也许是因为独生子女,家长都颇有“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责任感和压力。尽管对于所谓的成功或失败,我们并没有一个清晰而具体的尺度。我们善学习、爱思考,因此往往精益求精地不懈关注孩子教育的考量及选择。我们关心和比较学校的名气、师资、硬件,等等,仿佛忘记或忽略了自己也是在曾经的“被修理”和与环境磨合的磕磕绊绊中,学到了远远多于书本内容的知识及生存技能。我们一会儿号称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一会儿又觉得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完全不记得自己当年的成长过程,也天天与家长、老师上演“猫和老鼠”般的斗智斗勇。正因为我们不厌其烦地替孩子们操着各种心,成长的主角——孩子们渐渐失去了参与意见的兴致,敷衍家长成了他们越来越在行的“武功”。 前面讲到卓尔在北海幼儿园舞蹈表演曾经被调整,我发现孩子的情绪有所改变以后,立刻找到学校予以干预纠正,最后因为我的介入,孩子重新回到了舞蹈表演中。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来,是个体家长主动参与学校安排,及时进行教育纠偏,从而避免孩子在心理上被伤害。可换个角度想一想,假设这件事情发生在三四十年前,假设我自己在学校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我的父母会不会跑到学校去纠偏呢?答案十之八九是不会。而且我相信,即便我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的父母没有去纠偏,我由此受到的伤害也不会刻骨铭心。正是有太多像我这样力图小心翼翼确保孩子能够被充分照顾的家长,才造成了孩子的脆弱。这怪不得别人,要怪只能怪喜欢“越位”干预的家长,家长们在雷达般敏感的“我的孩子不能受委屈”思想指导下,忽略了孩子的抗挫能力只能在受教和受挫中修炼和提高。 我并非“棍棒出孝子”的鼓吹者,不过反思上述纠偏经历,我觉得大可不必。正是因为我们这些当家长的过于主动地介入到孩子的成长环境中,帮他们解决了他们本可承受或克服的小小困难,才导致今天的孩子们变得越来越“金贵”!我们每天和颜悦色地把他们当成小宝贝呵护,谨小慎微地去维护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殊不知这些勤奋的“除尘”行为,令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连小小的不顺心都少有或不能有,那他们到底在哪才能体验和获得所谓的抗挫经验呢? 今天,当我回忆起当年择校细节时,连我自己都不禁愕然:原来在“择校”这件事情上,我们夫妇是那样地锲而不舍!要知道,我俩可是一贯标榜“不给孩子太多压力”,“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卓尔从小到大,我们基本不给她报课外班;我们自认为笃信正直和诚实,一直试图用心呵护孩子的纯洁天性;因为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就常带着她周游列国……可是面对汹涌的“择校”大军,我们却并未免俗,回首自己的实际表现,我们已经不仅仅是“随大流”,而成了奋勇争先的领跑者! 这种表现,和我们内心向往的教育理念竟是如此矛盾!原来,我们口口声声不认同各种课外班的同时,却和那些带着孩子四处补课的家长们一样,全力以赴地对待孩子进入哪类学校、哪个学校。我们绞尽脑汁想挤进去的,都是应试教育体系中赫赫有名的好学校! 相对于我们的投入,各类名校并没有让卓尔有太大的变化,她仍然在做那个“说话要说真话”的小孩儿。也许是因为身处名校的她并没有太多值得重点关注的“光环”;也许是因为我们这对“口是心非”的家长,虽然在为孩子争夺名校“入门券”时全力以赴,可当孩子真的身处名校了,我们又对学校推崇的应试逻辑充耳不闻。 回顾卓尔小学,当初之所以择校,源自卓尔爸爸的切身感受,认为名校在育人方面必有其过人之处,因此,我们最终选择了公认的全市领先、以数学见长的名校——府学小学。可是事实上,当孩子进了这所学校之后,在配合学校强化数学培训和培养孩子的体育爱好有冲突时,我们家长并没有顺应这一名校的特点,而是自作主张地鼓励卓尔周末自主活动,并为此退出了学校的奥数培训。最终导致卓尔在小升初过程中“硬件缺失”。 不光当晚聚会的我和我的同学们热衷择校,还有很多京籍或非京籍家长,向往着为孩子选择一所北京的名校。可话说回来,所谓择校,在孩子初中之前,家长所有处心积虑的努力,有多少真正与孩子的个性化需求相干呢?又有多少只是家长盲目的一厢情愿? 在择校路上,卓尔爸爸和我虽然当初倾尽全力,但事后回想,我们实在算不上是行动中的思考者,倒像是行动后的思想者。而且,之所以行动后还能思考,并不是我们自发地醒悟了,而是因为卓尔。实际上孩子在择校的问题上最终没有对我们的选择完全言听计从,因为她自作主张的意见参与,才让我们这对在择校路上疾驰的家长,有了“刹车”般的转折和“刹车”后的若干思考。 “披荆斩棘”挤入名校,孩子从中的受益究竟有多大?以卓尔幼儿园择校的经历而言,特别是在北海幼儿园的经历,回想起来,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至少多付出了舟车劳顿的辛苦,若再加上小学过渡时教育理念切换带来的影响,好坏实难评价。卓尔曾经体验过的三种幼儿园,若有好奇人士认真追踪一下毕业生的走向,相信哪个园都会走出佼佼者。而每一家幼儿园的特定情况与特质,从磨炼孩子的角度看,也许都没有特别不能忍受之处。所以,说到择校,与其说是为了孩子,不如说是为了家长的假想价值观或是面子。 很难仅仅用“对”或者“错”来概括我们曾经走过的择校之旅。只有一个孩子,在对待她的教育问题上,作为家长,我们一度以义不容辞的态度费尽心思地选择。 确实也是因为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对我们而言,做她每个年龄阶段家长的机会与经验,都仅有一次,所以这一路走来,我们试图认真地坚守培养孩子的每一个核心,比如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坚守她本真的个性、拓展她的社会活动能力,等等。殊不知,哪个核心都想要的时候,其实哪项也没有坚守,整个过程呈现了一对书生初为父母时的懵懂与盲目——因为太想把所谓的“最好”带给孩子。而“最好”的标准又太过庞杂,再加上孩子们千差万别的天性,其实择哪所学校与择不择校都一样,相对具体体验过程而言,都难以找到那个完全可心的“最好”。 今天的孩子,被亲友团的“睽睽众目”追随着,照耀着。以卓尔小学时“开公司”的游戏为例,本来小孩子们每天有限的“货币皮筋”足以维系她们的满足感和游戏进行,姥姥的200根“爱心皮筋”从天而降,直接催生了小孩子无心中把虚拟货币变成真实现金的“投机倒把”。姥姥当然没有错,姥姥爱她的外孙女天经地义,可姥姥的举动代表了热心亲友团典型的、日常的干预举动。 因为爱,我们无私地去满足孩子的愿望,不仅如此,热情的亲友团还会自觉地给孩子制造惊喜,久而久之,孩子见“喜”不喜了!而他们发明和发现的本能,是不是也会随之被遏制呢? 回顾从卓尔幼儿园到她初中毕业之前当家长的经历,我和卓尔爸爸像两个单纯笨拙的理想主义者,一会儿“煞有介事”地担负着神圣的家长使命去探寻学校的好坏对错,一会儿又担心在盲从名校的教导中忽略了对卓尔的体魄培养和锻炼;我们在东听西问中坚定地挤上了择校这条路,走在择校路上又不断地扪心自问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我们身为家长,经常自以为很明白,事后一想,又有点犯糊涂。 也许,是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孩子,这种宝贵的感觉,放大了我们对“宝贝”的责任感与使命,凡是关于孩子的事我们都想尽善尽美。 也许,因为使命被放大,我们忘记了自己是家长,不是孩子的导演,以致习惯成自然地经常越位干预。 也许,因为社会观众众多,我们忘了做好家长是我们和孩子间的私事,居然把“家长”这个角色也变成了“面子活”的一部分,我们不由自主地配合社会“演”,配合学校“演”,把孩子不小心压迫成了“伙计”,有些家庭甚至因此出现亲子关系问题。 对于择校,我现在更认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即不管是精心“择”来的名校,还是完全自由发展“碰”到的普通学校,孩子都会有好的或是坏的经历,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明白一点:孩子的体验和观察是获取人生经验最宝贵的第一手历练,我们可以交流和引导,但不要越位干预。如果想让孩子体会到这个世界有黑有白,但又不仅仅是非黑即白,家长首先要时时清醒地提醒自己,我们不要刻意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只给孩子“白”的,或是按照自己理解无意识中塞给孩子非黑即白的理念。因为即使我们这些成人,在断章取义中,也很容易犯当局者迷的糊涂。 对照卓尔今天的成长,她的“名校之旅”尚且看不出任何明显的结果,倒是提醒我去更多地反思:家长并非孩子的人生导演,再多的一厢情愿,依然取代不了孩子一步一步的人生体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