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从这里进入里尔克的世界(读书沙龙)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我们常常可以在书店、图书馆或咖啡店看到各种读书沙龙。作者、译者、编者、读者、书评人……他们聚于一堂,各抒己见、挥洒激情甚至唇枪舌剑。思想在这里碰撞出火花,一本书也因此变得更加多维立体。
    即日起,读书副刊将推出新栏目“读书沙龙”,聚焦爱书人的盛会,采撷那些思想的精华,以飨读者。
    ——编 者
    时间:2016年1月10日
    地点:字里行间书店
    背景:2016年恰逢20世纪德语世界的巅峰诗人里尔克逝世90周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国内首部《里尔克诗全集》(全四集共10册)。遗憾的是里尔克所有德文诗的译者陈宁已于2012年离世,年仅42岁。因此这场沙龙也是对陈宁的一次致敬。
    出席嘉宾:
    诗人多多、王家新、王寅;
    北京大学教授、评论家张辉;
    《里尔克诗全集》法文诗的译者何家炜
    里尔克的作品在中国一直备受关注,已经出版的译本有冯至、绿原、林克、刘皓明、黄灿然等。全集选用的是陈宁与何家炜的译本。
    体味悲欢,与天地相往还
    多多: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通过袁可嘉、冯至的翻译,读到里尔克的寥寥几首短诗,如《豹》《预感》《秋日》。2007年读到了刘皓明翻译的《杜伊诺哀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也知道了里尔克的诗歌如此具有难度与挑战性。
    20世纪初,欧洲诗歌界公认有双雄——里尔克和瓦雷里,一个是德语诗人,一个是法语诗人。他们互相欣赏,在中国都有自己的读者。在中国、西方乃至世界,诗歌的阅读都受到翻译的影响,并不能同步。刚开始总是些片段的短诗,但并未能一窥全豹。因此,我并没有在最应该受到影响的年代读到里尔克,这是很大的遗憾。当然,里尔克的丰富性也没有那么容易被吸收,他已体味尽人与物的悲欢,达到与天地相往还的境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