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陈涌: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追求与人格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评论家、学者陈涌先生,于2015年10月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6岁。陈涌,原名杨思仲,1919年出生于广州,1938年到达延安,从此进入革命文化阵营,在7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陈涌在文艺理论与批评领域卓有建树,在文艺界、理论界与鲁迅研究界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鲁迅研究的“新范式”
    鲁迅研究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最具思想活力的领域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鲁迅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1954年11月,陈涌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这篇文章和他的《为文学艺术的现实主义而斗争的鲁迅》《鲁迅与五四文学运动的现实主义问题》等文章,在文艺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鲁迅研究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至今对鲁迅研究仍有重大意义。陈涌在瞿秋白、茅盾、冯雪峰、毛泽东等人对鲁迅研究与论述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将鲁迅及其小说在中国社会变迁的背景中加以考察,系统地论述了鲁迅小说的独创性、现实主义的深刻性,以及鲁迅独特的人格与思想的魅力。在这些文章中,陈涌第一次把鲁迅小说所描绘的社会现实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小说中的人物放在中国广阔的现实生活中去考察,揭示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细致地分析了鲁迅小说中的农民、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肯定了鲁迅对中国人精神面貌的深刻摹写及其现实主义艺术手法,这在以往的鲁迅研究中是从来没有过的。
    陈涌的鲁迅研究开创了一个学术研究的新范式,这是以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学问题的重要收获,也是此后鲁迅研究无法绕开的成果,因而有人将1950—1980年代中期的鲁迅研究,称为鲁迅研究的“陈涌时代”。19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王富仁、汪晖、钱理群等新一代鲁迅研究者著作的出版,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陈涌的鲁迅研究得到重新审视,但他作为新中国鲁迅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仍受到后来者的尊重。
    王富仁在《先驱者的形象》的序言中说,“鲁迅小说与中国革命运动的紧密联系我们不须再做详细说明,这在50年代初陈涌同志的《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一文中就做过相当深刻的阐发。从他的论述中得到的结论是,除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之外,几乎所有我国民主革命的重大问题都在它的艺术画卷里得到了形象的表现。我觉得需要补充说明的只是,它不仅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革命的一面镜子,更是中国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而在这一方面的意义,将随着中国思想革命的广泛、深入的开展而逐渐显示出它的深刻性来。”张梦阳也说,“应该承认陈涌的《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是毛泽东的鲁迅论之后中国鲁迅学界的最高成就。而正因为是最高成就,是中国鲁迅学史上的一个关节点,所以转折须从这里开始。”而在汪晖、钱理群编选的《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中,收入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陈涌的《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该书在简介中说,“这本论文集,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鲁迅研究的成就汇编,从陈涌、王瑶、唐弢,到王富仁、钱理群、汪晖,几代学人的足迹,均留在了这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